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浙江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出现回流现象
2011-05-16 17:01:56 阅读 1592次 分享 0次
      昔日纷飞燕今朝归巢来

  20多年前,对许多东阳人来说,学会一门技术就意味着“饭碗”,走到哪都不愁没饭吃。由于本地相关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很多人学了技术以后就“走南闯北”,打拼一番事业。在我市的红木家具行业里,也有这样一批人,学了木匠、油漆、雕花等技术后外出闯荡,现在已经成了或大或小的老板。近年来,随着我市红木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到“落叶归根”,回家乡创业发展。

  撑起红木业半边天

  “我16岁初中毕业就去了广东,在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油漆工。”富万家古典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说,当时东阳人的一个观点是,会读书的就继续学习深造,不会读书的就早早走向社会学手艺,去外地打工更是成了许多人的第一选择。他在广东一干就是15年,从普通工人、管理人员到经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

  2002年,王国强已经在广东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了多年的经理,可是他的心并没有安分下来。“从事红木家具行业这么多年,都是在给别人打工,没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不说令人遗憾。”王国强说,在他的设想中,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自己创业。当时,他分析了行业形势,认为全国的红木家具行业里,东阳人占了半边天。于是,他当机立断回到东阳创业。

  “刚开始很辛苦,没有土地,资金也不够,银行贷款只有5万元。”王国强说,他先是租了3000平方米的厂房,依靠以前积累的客户和朋友,做红木家具出口。2006年,他改做内销红木家具,经过打拼,到了2008年,他拥有占地15亩的厂房。

  大半企业从外归来

  “据我估计,东阳有近80%的红木家具企业都是这三年来创办的,有的是本地老板改行做红木家具,更多的是一些在外办红木家具厂的老板回来办厂,或者是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办厂。”古艺轩红木家具厂负责人严一春说。

  1987年,18岁的严一春随着我市外出打工的“大流”,到广东一家红木家具企业里上班,做的是油漆工作。“当时条件很艰苦,大家都是在一间房子里睡大通铺,哪有像现在这样好的条件。”严一春说,在外面打工10年,他老是觉得心里缺点什么。2003年,他回到东阳自己办厂。

  “2007年以前,办红木家具厂非常辛苦,都要自己跑到外面去推销产品,有很多人还到外地去开店,产品附加值也很低。”严一春说,这几年东阳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很快,许多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来,产品附加值也提高了,前景很可观。

  家乡办厂更有前途

  严一强是严一春的弟弟,本来他已经在外地办红木家具厂,后来将厂“搬”回了东阳。“我也是18岁就去广东打工,在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学徒,学了一年就开始自己包活干,后来又在厂里从事管理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严一强说。

  2004年,严一强与别人合伙在广东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效益还不错,但是考虑到自己是东阳人,漂泊在外总不是那么回事,而家乡的红木家具产业又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底,他结束了广东的生意回到东阳,于2009年初重新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家乡给人一种归属感,如果在家乡能干得好,为什么还要出去呢?”严一强笑着说,家乡的红木家具产业目前仍在高速发展当中,他这几年的效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相信前景非常广阔。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浙江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出现回流现象
0收藏0评论
2011-05-16 17:01:56  

阅读量:1592分享量:0

      昔日纷飞燕今朝归巢来

  20多年前,对许多东阳人来说,学会一门技术就意味着“饭碗”,走到哪都不愁没饭吃。由于本地相关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很多人学了技术以后就“走南闯北”,打拼一番事业。在我市的红木家具行业里,也有这样一批人,学了木匠、油漆、雕花等技术后外出闯荡,现在已经成了或大或小的老板。近年来,随着我市红木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到“落叶归根”,回家乡创业发展。

  撑起红木业半边天

  “我16岁初中毕业就去了广东,在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油漆工。”富万家古典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说,当时东阳人的一个观点是,会读书的就继续学习深造,不会读书的就早早走向社会学手艺,去外地打工更是成了许多人的第一选择。他在广东一干就是15年,从普通工人、管理人员到经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

  2002年,王国强已经在广东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了多年的经理,可是他的心并没有安分下来。“从事红木家具行业这么多年,都是在给别人打工,没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不说令人遗憾。”王国强说,在他的设想中,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自己创业。当时,他分析了行业形势,认为全国的红木家具行业里,东阳人占了半边天。于是,他当机立断回到东阳创业。

  “刚开始很辛苦,没有土地,资金也不够,银行贷款只有5万元。”王国强说,他先是租了3000平方米的厂房,依靠以前积累的客户和朋友,做红木家具出口。2006年,他改做内销红木家具,经过打拼,到了2008年,他拥有占地15亩的厂房。

  大半企业从外归来

  “据我估计,东阳有近80%的红木家具企业都是这三年来创办的,有的是本地老板改行做红木家具,更多的是一些在外办红木家具厂的老板回来办厂,或者是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办厂。”古艺轩红木家具厂负责人严一春说。

  1987年,18岁的严一春随着我市外出打工的“大流”,到广东一家红木家具企业里上班,做的是油漆工作。“当时条件很艰苦,大家都是在一间房子里睡大通铺,哪有像现在这样好的条件。”严一春说,在外面打工10年,他老是觉得心里缺点什么。2003年,他回到东阳自己办厂。

  “2007年以前,办红木家具厂非常辛苦,都要自己跑到外面去推销产品,有很多人还到外地去开店,产品附加值也很低。”严一春说,这几年东阳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很快,许多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来,产品附加值也提高了,前景很可观。

  家乡办厂更有前途

  严一强是严一春的弟弟,本来他已经在外地办红木家具厂,后来将厂“搬”回了东阳。“我也是18岁就去广东打工,在一家红木家具厂里当学徒,学了一年就开始自己包活干,后来又在厂里从事管理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严一强说。

  2004年,严一强与别人合伙在广东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效益还不错,但是考虑到自己是东阳人,漂泊在外总不是那么回事,而家乡的红木家具产业又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底,他结束了广东的生意回到东阳,于2009年初重新办了一家红木家具厂。“家乡给人一种归属感,如果在家乡能干得好,为什么还要出去呢?”严一强笑着说,家乡的红木家具产业目前仍在高速发展当中,他这几年的效益也是一年比一年好,相信前景非常广阔。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