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890分享量:0
10月10 日—11日,人造板行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国家林业局原总工程师、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卓榕生,国家发改委农经司林业处处长王心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陕西省林业厅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并讲话。来自全国70余家知名人造板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瑜主持。
会上陕西中兴林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新宣读了《人造板企业请求国家延续退税政策联名呼吁书》,八家企业代表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林业局递交了《关于延续并补充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报告》,与会的各位企业家群情踊跃,纷纷在呼吁书上签名,请求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延续人造板退税政策。
在此次研讨会上,人造板企业分别叙述了自己企业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也讲述了企业在国家即征即退政策的优惠下如何一步步走出困境,完成企业革新的重大使命。中国木业国际网总裁李洪帆先生,也在研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说。
陕西中兴林产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忠新:
“要不是政策鼓励,企业不会上第二条生产线”
我们企业在汉中由于用料基地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原来的九条生产线全部关闭,一千多工人全部失业。我们企业来到西安之后,利用苹果树的枝桠材,使农民得到了很好的增收。上级部门看到企业为农民增收做出的贡献也在不断地鼓励我们企业做大做强。在西安发展的这六年,如果不是即征即退政策,我们企业就不会在西安建第一条线然后又在杨凌建第二条线。
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凤春
“如果没有人造板工业的支撑,东北林区的社会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我国人造板工业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业人员逾百万人。如果行业大幅萎缩,必将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出现大量的人员下岗和失业问题,给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以东北“四大森工”为例,由于历史原因,“四大森工”都带有企业办社会性质,管辖地域是广阔的边远林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缓慢,生活艰苦,社会问题突出。而人造板工业是带动“四大森工”所属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果没有人造板工业的支撑,东北林区的社会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 副总经理 孙凌
“人造板行业在低碳方面的贡献说得还不够”
从人造板行业来说,尤其是纤维板和刨花板,对国家的绿色环保,促进世界气候变化、低碳方面我们觉得说得还不够。我个人认为对于这方面的所作的贡献,我觉得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应该被大面积地提出来。
这里我可以提供一些数据,来自新华社的一篇通稿,我们是在用世界森林资源总数的3%来生产占世界总产量30%的人造板,中国实际上从森林蓄积、森林面积绝对量是比较大的,但是从人均量来讲是排在世界100位以后的,如此小的一个人均资源占有能做出这么大一个贡献实际上是节约了大量的原木、少砍伐了许多的森林资源。08年我们利用三剩物生产了270多万方的中纤板,这相当于节约了8200多万方的原木。08年我们中纤板行业节约的森林资源相当于吸收了1.5亿吨的二氧化碳。但是如果没有做的话,这些枝丫材烂掉在山上就会释放1.5亿吨二氧化碳。
山东贺友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陈立言
“政策是能够引领农民致富的好政策”
我们的原料主要是速生杨,我们也曾经算过,如果一个工人一年管理十亩林地,一年可以创收两万元,这个收入要高于当地农民的年收入,如果他在当地管理林地比外出打工要强很多。所以按照贺友现有的60万亩的速生杨林地,可以解决十万人农民就业,因此我们对“即征即退”政策,对我们企业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对引领当地农民致富也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大亚人造板集团有限公司 副部长 赵彩霞
“保护环境、带动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自2001年起,大亚木业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和大亚集团的综合资源优势快速进行产业建设,分别在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福建、黑龙江等地建立人造板生产基地,大亚木业旗下的“Dareglobal”纤维板、刨花板产量已达到230万立方米。同时,快速向上下游延伸,发展原料林基地,强化地板、复合门、板式家具等终端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大亚木业近十年来的有效落实对保护环境、带动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盐银港人造板有限公司 总经理 范华志
“政策带动企业升级改造”
我们很注重产品质量方面的提高,我们已经将国产的设备淘汰掉,换成国际最先进的设备,硬件的升级改造已经完成,我们在软件方面也会加快升级改造的步伐,引进大批高端管理人才来优化工艺和进行团队建设,以应对退税政策的取消。
昆明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林铭
“政策让林农富起来”
十年前这个政策开始执行,其实能体会到这个政策实际上是部分林农受益了。十年前企业收购枝桠材的价格才1—50元一吨,现在已经发展到350元一吨,正因为享受了即征即退的这个政策,枝桠材的价格上涨非常地块。而反过来,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今天,刨花板的价格却几乎没有变过。所以这个即征即退的政策,实实在在地是给林农的优惠,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才实行了对人造板的即征即退政策,让林农富起来。
作为我企业自身来说,一年我能享受到的即征即退大概就是500—600万元,60%企业都用到了技术的改造,所以我们企业的刨花板获得过云南省的科技进步奖等。我们这块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就是靠的就是即征即退政策。国家给我们优惠的钱,我们没有乱花,用来搞技术进步了。作为我们这种规模小的企业,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如果取消这个政策,企业非但进步不了,可能企业早就不能存活到今天。
正是因为有了即征即退政策,人造板的发展能够大量替代原木,我们才不用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木,一方面为国家节省了外汇,另一方面也让国际社会不能以中国掠夺他国资源的说辞来反对我们国家。
中国木业国际网 总裁 李洪帆:
“要把对行业的贡献说透、说够、说高、说广”
我认为我们要把我们这个行业对于国家的贡献、对于环境的贡献说透、说够、说高、说广。不仅让中国知道,也要让世界知道。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以企业联名的给政府领导人写封信的方式来进行此次呼吁。当然,我们需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但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首先,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有目共睹,建材市场需求也是一种刚性需求,家具行业以及整个木制品行业都需要也依赖于人造板。即便没有这个政策,人造板行业也能发展得很好。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们是有利的,我认为这种你好趋势至少还有十年的发展,所以这一点不用太担心。
再次,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整个行业内的企业,在关注政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行业的升级换代。经历了这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们已经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我也想呼吁在座的企业家,关注企业自身的产品改造、升级,来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如果不改造不升级,不从人造板行业如何满足消费者、家具企业、木门企业的需要入手的话,我相信我们的发展还有问题,而且效益也不会高。只有升级改造,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