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企业新闻 资讯详情
比嘉地板:走出红海 由超越到卓越
2011-03-31 16:37:40 阅读 1413次 分享 0次
    从2009年起,地板行业一直不断地面临外界挑战,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恢复,接踵而来的物价持续上涨、房地产调控、美国“双反”,又让地板行业雪上加霜。

    前瞻2011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正横亘于地板行业面前。第一,2010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显示成效,延续到今年已成定局,房地产调控将成为常态。第二,美国“双反”令一些地板品牌出口受阻,回流国内,加剧行业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胀将依然延续。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要将“防通胀”“稳货币”作为2011年的主要任务,这预示着2011年的中国资金环境是不稳定的,物价继续升高、热钱流入、汇率增长,将导致行业的原材料紧缺及人工、运输、材料成本上升现象更加严重,可以预测,今年地板的生产成本将全面上涨。然而,由于大型企业和资本运营商签订对赌协议,受资本压力,以及市场竞争的激化,会抑制产品的价格和成本同步增长。对于地板行业而言,这将是内外交煎的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板市场都在焦灼地寻找市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寻找一条出路。

    然而,笔者以为,寻找市场,不如创造市场。

    表面看来,2011年地板市场的困境来源于通胀,但更深入看,通胀存在于各行各业,地板行业的困境另有原因。中国对房地产仍有很强的需求,作为其下游产业,地板行业也前景看好,并且资金、技术门槛低,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疯狂涌入。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地板厂家,良莠不齐,创新匮乏,产品和营销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品牌只能大打价格战,地板行业陷入资源消耗战的泥潭。

    所以,从深层次看,同质化才是行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众多地板企业只关注于满足需求,造成产品高度雷同,品牌之间缺少个性,面目模糊。随着已有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空间日渐压缩,地板企业间打得头破血液,掉进残酷竞争的红海。

    如何才能摆脱红海,走入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蓝海?关键就在于创造需求。在消费行为深刻变化的今天,光满足需求已不能市场制胜。想突破重围,就必须得先人一步,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创造需求,才能引领市场,进而占领市场。

    试以中国多层实木地板十佳品牌比嘉地板来分析,这是一个通过创造需求来引领行业、赢得市场的典型例子。

    上个世纪,比嘉没有选择正火热的强化地板与实木地板,逆势引进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多层实木地板,为行业造出一个巨大的新蛋糕,得享中国多层实木地板鼻祖美誉。此后,比嘉连续研发的预应力专利技术、对称偶数层结构、双顺纹榫槽、BTJ涂装工艺等核心技术,成为行业技术标杆。当众多企业涌入多层实木地板领域时,比嘉地板已经拥有了业内最完整的多层实木地板产业链,从上游自有林业到下游产、销一体化,自主生产,全程可控;其工厂是国内最大的地板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每10片多层实木地板就有一片出自比嘉。比嘉地板的产品屡引行业潮流,2010年推出的IN艺术地板在业内掀起了将功能美与视觉美和谐统一的革命,再破同质化僵局。

    更可贵的是,比嘉没有沉溺于其技术与硬件上的优势,而是深切关注行业动向,以犀利敏锐的思维,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造就一个个创新营销案例。2010年比嘉地板的“克隆营销”与“结缘推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话题之举,前者以与其它品牌同类产品同等品质、差异化价格的策略,让消费者在强烈对比中鲜明地感受到比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性价比优势;后者则是通过用户体验来推广产品,节约宣传成本,用口碑营销在市场上打了一场亮丽的战役。

    回顾地板行业的历史,可以说,在地板诞生以来,同质化就一直伴随、困扰着行业。一味寻找市场、满足需求不足以实现市场突围,惟有不囿常规,大胆创新,开拓性、前瞻性地创造需求,才能走出红海,创造蓝海,完成由超越到卓越的壮丽飞跃。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企业新闻

比嘉地板:走出红海 由超越到卓越
0收藏0评论
2011-03-31 16:37:40  

阅读量:1413分享量:0

    从2009年起,地板行业一直不断地面临外界挑战,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恢复,接踵而来的物价持续上涨、房地产调控、美国“双反”,又让地板行业雪上加霜。

    前瞻2011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正横亘于地板行业面前。第一,2010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显示成效,延续到今年已成定局,房地产调控将成为常态。第二,美国“双反”令一些地板品牌出口受阻,回流国内,加剧行业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胀将依然延续。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要将“防通胀”“稳货币”作为2011年的主要任务,这预示着2011年的中国资金环境是不稳定的,物价继续升高、热钱流入、汇率增长,将导致行业的原材料紧缺及人工、运输、材料成本上升现象更加严重,可以预测,今年地板的生产成本将全面上涨。然而,由于大型企业和资本运营商签订对赌协议,受资本压力,以及市场竞争的激化,会抑制产品的价格和成本同步增长。对于地板行业而言,这将是内外交煎的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板市场都在焦灼地寻找市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寻找一条出路。

    然而,笔者以为,寻找市场,不如创造市场。

    表面看来,2011年地板市场的困境来源于通胀,但更深入看,通胀存在于各行各业,地板行业的困境另有原因。中国对房地产仍有很强的需求,作为其下游产业,地板行业也前景看好,并且资金、技术门槛低,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疯狂涌入。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地板厂家,良莠不齐,创新匮乏,产品和营销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品牌只能大打价格战,地板行业陷入资源消耗战的泥潭。

    所以,从深层次看,同质化才是行业困境的根本原因。众多地板企业只关注于满足需求,造成产品高度雷同,品牌之间缺少个性,面目模糊。随着已有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空间日渐压缩,地板企业间打得头破血液,掉进残酷竞争的红海。

    如何才能摆脱红海,走入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蓝海?关键就在于创造需求。在消费行为深刻变化的今天,光满足需求已不能市场制胜。想突破重围,就必须得先人一步,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创造需求,才能引领市场,进而占领市场。

    试以中国多层实木地板十佳品牌比嘉地板来分析,这是一个通过创造需求来引领行业、赢得市场的典型例子。

    上个世纪,比嘉没有选择正火热的强化地板与实木地板,逆势引进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多层实木地板,为行业造出一个巨大的新蛋糕,得享中国多层实木地板鼻祖美誉。此后,比嘉连续研发的预应力专利技术、对称偶数层结构、双顺纹榫槽、BTJ涂装工艺等核心技术,成为行业技术标杆。当众多企业涌入多层实木地板领域时,比嘉地板已经拥有了业内最完整的多层实木地板产业链,从上游自有林业到下游产、销一体化,自主生产,全程可控;其工厂是国内最大的地板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每10片多层实木地板就有一片出自比嘉。比嘉地板的产品屡引行业潮流,2010年推出的IN艺术地板在业内掀起了将功能美与视觉美和谐统一的革命,再破同质化僵局。

    更可贵的是,比嘉没有沉溺于其技术与硬件上的优势,而是深切关注行业动向,以犀利敏锐的思维,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造就一个个创新营销案例。2010年比嘉地板的“克隆营销”与“结缘推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话题之举,前者以与其它品牌同类产品同等品质、差异化价格的策略,让消费者在强烈对比中鲜明地感受到比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高性价比优势;后者则是通过用户体验来推广产品,节约宣传成本,用口碑营销在市场上打了一场亮丽的战役。

    回顾地板行业的历史,可以说,在地板诞生以来,同质化就一直伴随、困扰着行业。一味寻找市场、满足需求不足以实现市场突围,惟有不囿常规,大胆创新,开拓性、前瞻性地创造需求,才能走出红海,创造蓝海,完成由超越到卓越的壮丽飞跃。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