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市场亟需重新洗牌
0收藏0评论
2003-07-30 06:00:00
阅读量:2092分享量:0
目前,用于地面装修的材料种类很多,有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
强化木地板、软木地板、地毯和瓷砖等。而在这些地面装饰装修材料中,
木地板以其清新、自然和古朴的风格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木地板演绎“
足下风情”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审美和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许多商家正是看
准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为迎合市场需求,他们给自己的产品冠以各种美
名,以此来提升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于是乎,木地板市场烽烟四起,鱼龙
混杂,直接带来了接连不断的消费投诉。
北京市质检局曾对全市8家大型建材市场经销的37种强化木地板进行抽
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38%,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强化木地板甲醛释
放量严重超标。其中一家建材市场销售的强化木地板甲醛释放量高达每升
2.9毫克,超过国家标准近一倍.据广州市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
一季度广州市受理的家装纠纷中,有91%是由甲醛释放量超标引起的,类似情
况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此看来,木地板市场含“毒”量的状
况令人担忧.
广告宣传名不副实
市场竞争带来家居品牌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和价
格的下跌.许多木地板生产商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来做广告宣传,于是各
种各样的地板广告铺天盖地.从一些消费者投诉的情况看,引起地板纠纷的
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广告不实,有些小的地板生产商为了促销,常常推出
一些特价品或低价品的促销活动,实际上促销品是一些残次品或伪劣品,
一旦出现问题,在消费者提出退货时,对方总会以种种理由不予退换;二
是有些生产商擅自冠以各种荣誉、证书、标准和牌匾作为促销手段,诱导
消费者购买;三是以“绿色”、“环保”的面纱来提升产品价位和市场声
誉,在消费者发现有欺骗行为讨要说法时,他们便慌了手脚,各种各样的
纠纷由此产生。
据了解,有的木地板生产商给消费者的宣传材料是一种,对付有关部
门检查的又是另一种。在北京一家建材商城笔者看到,某一商家销售的木
地板上面赫然印有2001年度被确认为中国政府采购首推指定使用品牌、实
木地板业中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称号和2002年度中国消费者信得过
产品等几项荣誉称号。据了解,所谓的中国政府采购首推指定使用品牌的
授予机构根本就不存在。
鱼龙混杂日趋严重
家住山西太原市平阳路的张女士在购买了珍贵的“巴西红檀”地板后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张女士得知她购买的所谓“红檀”只不过是普通的“
子京木”,她认为经销商的行为构成了欺诈,要求经营商给予赔偿,一场
纠纷由此引发。
专家认为,许多木地板经销商利用一般消费者缺乏有关树种知识,特
别是无法正确辨认进口与国产板材的情况,为追求高额利润,以名贵树种
套用近似木材,随意编造品名,混淆地板名称,来蒙骗误导消费者。
在全国板材生产基地之一的河北邢台,每天有成千上万吨的板材发往
全国各地,笔者向一生产商打听:“这些板材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吗?”回
答是“百分之百的合格”。产品上赫然印着经有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授
予的环保健康和绿色板材的标记。笔者随提货商混入一板材生产车间,一
切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两仨人的小作坊,屋项通天,地面上横七竖八
放着没有出厂批号和生产商的黏合剂桶,屋内一股呛人的怪味呛得人双眼
落泪、头晕恶心,一看就是甲醛严重超标。
国家对家用装修板材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要求,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十项强制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
境污染控制规范》等。销售商在他们的宣传中说他们的产品达到国家规定
的某某标准,达到了环保要求,让消费者以为自己购买的确实是合格的木
地板,其实这是销售商故意将“国标”和“环标”混淆。国标是国家允许
产品生产的最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产品是绝不允许生产和上市销售的
,而真正的环境标志产品标准要比这些标准规范、严得多,只有中国环境
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发的带有“十环”标志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产品
。
规范市场势在必行
强化木地板在我国建材市场,每年销售量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
为迎合市场旺盛的需求,今年以来,知名品牌的强化木地板生产商纷纷开
发新产品,琳琅满目的新型强化木地板品种已成为建材市场上的一道眩目
的风景线。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各地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也
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些木地板生产商以大幅度降价来苦苦挣扎,争得市
场的一席之地,而一些老字号的木地板生产商则拿出品牌的木地板趁机进
入国内市场,木地板产品呈现良莠不齐
的局面。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木地板产品在
接受市场洗牌,洗牌来自政府对木地板生产营销市场的规范和消费者鉴别
真假产品能力的提高。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