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12万农民从苗木种植经营中求财
0收藏0评论
2003-09-29 06:00:00
阅读量:2023分享量:0
入秋以来,沿芜屯路和湾石路的安徽省芜湖县清水、易太、陶辛、埭南等乡镇的田头,不再是往年秋收秋种的常景。三五成群的农民忙碌在片片绿海里、树丛中。在清水苗木大市场里,一辆辆载满香樟、桂花、冬青的货车、拖拉机往来穿梭,把这里苗木花卉运往大江南北。
近3年来,安徽省芜湖县以发展苗木产业、退耕还林和社会办林业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林苗产业大发展。截至8月底全县苗木面积已达5.2万亩。其中,2001年和2002年,全县苗木种植面积新增4万多亩、植树造林面积6万多亩,年均造林量是往年的17倍,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8月初,有关林业专家考察后认为,就面积和市场占有率来看,芜湖县堪称安徽苗木第一县。
据统计,芜湖县绿化苗木年产值超过2.5亿元,林苗经济占据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12万农民绿中求财奔小康,苗农平均年收入达4300元,80%以上收入直接来自苗木业。
变农业传统产业为优势产业。该县努力利用农业“酵母工程”这个平台,把苗木产业打造成芜湖县农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芜湖县清水镇苗木发展历史悠久,该县县委、县政府在总结4年来实施“酵母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决定把苗木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第一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从2002年3月份开始,该县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的政策,并以清水镇为“发酵点”,将全县规划为芜屯路、芜南路、湾石路、丘岗区4个大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区域。通过评选苗木“酵母”示范户和苗木专业村、扶持协会、对接上海、举办清水苗木春秋两季交易会等形式,强力推进苗木产业大发展。除清水镇已拥有各类苜木2.5万余亩外,该县横岗、红杨、易太、陶辛等10个乡镇苗木面积已超3000亩,正成为新兴的苗木大镇。预计到2005年,该县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以上。
为解决“卖苗难”的现象,该县着力培育了3000余名苗木经纪人队伍,引导苗农从过去“提篮小卖”到现在依靠协会“联合出海”,使“清水河畔”苗木远销大江南北。该县还不断优化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港、浙客商,投资1.3亿元携手在苗木之乡----清水镇打造中国·芜湖“花木城”,使苗木生产直接对接国内、国外大市场。
以大项目促进全县林业大发展是芜湖县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该县抢抓国家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的政策机遇,2002年争取退耕还林工程任务1.5万亩,2003年争取4万亩,另外还争取了长防林农发项目、万里绿色长廊工程项目等,以工程化造林全面掀起再造秀美山川高潮。在工程实施期间,该县狠抓作业设计关、种苗关、整地关、栽植关、检查验收关,为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该县林技人员筛选出竹子造林、林药间作、林茶间作等多种林业复合经营新模式,造林保存率、合格率、成活率等质量指标都在85%以上。
与此同时,芜湖县还积极鼓励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体私营大户及外来投资者投资兴办林业,极大地转变了广大干群的思想观念,为林业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该县通过土地租赁、入股、招商引资等方式,高起点、高投资、大规模启动社会办林业,速生丰产林建设异军突起,短短两年全县速生意杨造林面积已达10000亩,其中芜湖众森集团不仅在城南承包圩堤脚高标准营造意杨林1100亩,还在埭南承包荒地400亩建设高标准的意杨种苗基地;清水木器加工大户联合在周皋镇承包荒地营造速生意林杨400余亩,并打算把规模进一步扩大。造林事业蓬勃发展还促进了该县木材加工业的崛起,逐步形成了木材生产、加工的“产业链”。目前,全县已有木材加工企业13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产值1.2亿元,年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木器包装等木材加工业正成为芜湖县以苗木产业带动的又一新兴的产业亮点。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