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资讯详情
我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2008-06-13 15:47:01 阅读 1601次 分享 0次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提高森林覆盖率、解决木材供给不足、支援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

  选育了桉树、泡桐、杉木、高产脂马尾松等一大批用材树种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家系,建立了采穗圃、种子园、基因库,包括速生型杉木优良无性系15个、耐瘠薄型杉木优良无性系3个、马尾松高产脂优树无性系78个,使杉木和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提高15%、内部收益率达到15%以上;开展了桉树、团花、杉木优良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解决了杉木组培增值倍率低、生根率低的技术难题,为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提供了良种壮苗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按照边研究、边推广的原则,生产杉木、桉树、团花良种苗木650万株,示范种植5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90万元;开展了桉树、杨树、泡桐、水曲柳、白桦、马尾松、落叶松等大径材速生丰产林立地控制技术、密度调控技术、最优轮伐期技术、水肥调控等集约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了我国速生丰产林培育的技术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体系。首次在落叶松新引种区系统研究了幼、中林施肥、整地、抚育及初植密度培育技术,提出了北亚热带和南温带中高山区短轮伐期纸浆用材林栽培配套措施。已经建设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1万余亩,构建了速生丰产林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为增加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应用到10万亩更新造林任务中,平均增产率15%,每年净增产木材1.5万立方米,年经济效益可达750万元,这对减少木材进口,解决我国木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方面也具有深远意义。

  建设了黄连木、文冠果、刺槐、柳树等能源林试验林530亩、示范基地2650亩,选择了黄连木优良单株954株、文冠果优良单株180株,从种植密度、水肥管理、采伐年度、轮伐期等方面系统开展了能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经测定柳树能源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营建了巴旦杏、核桃、大枣、板栗、油茶等名特优经济林示范园和无公害实验林6570亩,开展了巴旦杏、仁用杏授粉受精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解决了座果率低、产量低、结果不稳定等生产问题。将我国北方核桃分为4个栽培区域,制定了干旱丘陵区核桃集约化栽培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并于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开展了优质板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板栗芽苗砧菌根化容器嫁接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达到100%。完成了油茶EST文库构建及重要基因分离克隆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48种基因,初步探明了油茶油脂合成的分子机理,采用营养钵芽苗砧育苗技术,缩短了育苗周期,而且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名特优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共增产巴旦杏和仁用杏86.3吨,核桃58.7吨,大枣152.56吨,板栗55.4吨,茶油78.77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962.56万元。营建了喜树、银杏、印楝、辣木、红豆杉、杜仲等特种工业原料林采穗圃、苗木繁殖基地和试验示范林3430亩,开展了良种选育、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研究,为原料林建设提供了优质种苗。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其他杂文

我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0收藏0评论
2008-06-13 15:47:01  

阅读量:1601分享量: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提高森林覆盖率、解决木材供给不足、支援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

  选育了桉树、泡桐、杉木、高产脂马尾松等一大批用材树种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家系,建立了采穗圃、种子园、基因库,包括速生型杉木优良无性系15个、耐瘠薄型杉木优良无性系3个、马尾松高产脂优树无性系78个,使杉木和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提高15%、内部收益率达到15%以上;开展了桉树、团花、杉木优良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解决了杉木组培增值倍率低、生根率低的技术难题,为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提供了良种壮苗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按照边研究、边推广的原则,生产杉木、桉树、团花良种苗木650万株,示范种植5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90万元;开展了桉树、杨树、泡桐、水曲柳、白桦、马尾松、落叶松等大径材速生丰产林立地控制技术、密度调控技术、最优轮伐期技术、水肥调控等集约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了我国速生丰产林培育的技术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体系。首次在落叶松新引种区系统研究了幼、中林施肥、整地、抚育及初植密度培育技术,提出了北亚热带和南温带中高山区短轮伐期纸浆用材林栽培配套措施。已经建设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1万余亩,构建了速生丰产林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为增加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发挥森林生态功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应用到10万亩更新造林任务中,平均增产率15%,每年净增产木材1.5万立方米,年经济效益可达750万元,这对减少木材进口,解决我国木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方面也具有深远意义。

  建设了黄连木、文冠果、刺槐、柳树等能源林试验林530亩、示范基地2650亩,选择了黄连木优良单株954株、文冠果优良单株180株,从种植密度、水肥管理、采伐年度、轮伐期等方面系统开展了能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经测定柳树能源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营建了巴旦杏、核桃、大枣、板栗、油茶等名特优经济林示范园和无公害实验林6570亩,开展了巴旦杏、仁用杏授粉受精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解决了座果率低、产量低、结果不稳定等生产问题。将我国北方核桃分为4个栽培区域,制定了干旱丘陵区核桃集约化栽培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并于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开展了优质板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板栗芽苗砧菌根化容器嫁接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达到100%。完成了油茶EST文库构建及重要基因分离克隆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48种基因,初步探明了油茶油脂合成的分子机理,采用营养钵芽苗砧育苗技术,缩短了育苗周期,而且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名特优经济林试验示范基地共增产巴旦杏和仁用杏86.3吨,核桃58.7吨,大枣152.56吨,板栗55.4吨,茶油78.77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962.56万元。营建了喜树、银杏、印楝、辣木、红豆杉、杜仲等特种工业原料林采穗圃、苗木繁殖基地和试验示范林3430亩,开展了良种选育、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研究,为原料林建设提供了优质种苗。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