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371分享量:0
现状调查:
“肥水”外流
巴中家具业仍是作坊式生产
据业内人士介绍,巴城的家具业起步非常晚。从一个个木匠走家串户制家具,到外地精美家私落户巴城,巴城的家具业与巴城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外地精美家具已占据巴城半壁河山的时候,巴城本地的家具业已逐渐萎缩,其生产方式仍处于作坊式的生产阶段。
现状一:
1亿元“肥水”流向成都、重庆
资料显示,中等城市工薪阶层家庭的家居平均消费在1.5至2万元左右。按8至12年更换家具的频率算,仅巴城每年的家具市场份额就高达1亿多元。但巴城市民购买的家具90%以上都是来自成都、重庆的外地产品。
“以前都是本地产品在小打小闹,巴城的家具业真正起步于2003年。”朗萨家私巴中店总经理杨荣告诉记者,随着全友家私、三环家私等近10家品牌家具落户巴中,巴城家具市场蛋糕被成渝“辐射”的比例高达八成以上,虽然近几年巴城家具大卖场的异军突起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弥补了一些缺陷,但由于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肥水”流外人田的比例仍不小。“如果说巴城每年的家具市场份额达1亿多元,那么巴中人购买的来自成都、重庆的家具就占90%以上。”业内人士称,巴中本地家具属于低档产品之列,主要销往农村,城市居民则大多倾向购买外地的中高档产品。
前不久,朱先生和女友在巴城左转右转都没有看中喜欢的家具,最终专程到重庆才买到。他认为,重庆的家具价格比巴城便宜,而且可选的样式也较多。
市民熊先生家里的整套家具都是从成都买的“名牌货”,“主要觉得价格要便宜些,同类型同材质产品,差不多都比巴城便宜,油费、运费只是一两件家具的差价而已。如果本地家具市场价格便宜、货品又好,谁还想劳神费力地往外地跑?”
“巴中本地制作的家具比来自成都、重庆的家具差远了。样式呆板不说,质量也差,一看就不舒服。”在采访中,不少家具购买者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巴城大大小小的家具门市至少有上百家。本地家具门市大多聚集在南池市场一带,大约有30多家。而专销成渝两地的品牌产品大多分布在小东门、江北一带,大约有近10家。
“外地产品占主导,整个家具市场略显杂乱,不具规模,很多家具企业不够专业化,一个家具卖场更像是大杂烩,高低档什么家具都在卖。”专业人士这样点评巴城的家具市场。
现状二:
巴城家具业仍是作坊式生产
巴城有生产家具的传统,也有很多家具厂。但时至今日,巴城的家具业大多仍是作坊式的生产。
据记者调查得知,巴城的本地家具生产厂家大多位于城郊。1月6日,在一家规模较大的家具厂里,记者看到10多名工人正忙碌用手工凿木料。“我们这儿主要是生产床垫和桌椅。除了用电锯锯木料,其余工序都是靠手工。”一位戴口罩的工人告诉记者,巴中的家具厂大都是靠手工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巴城的南池以及巴中的农村乡镇。
家具“肥水”为啥外流?
缺乏专业人才和优质品牌
巴中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而巴城每年的家具市场份额就高达1亿多元。如此丰厚的“肥水”为啥外流呢?
家具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也是家中的生活饰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样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城本地落后的家具产品根本适应不了市场化的需求。采访中,不少外地家具销售商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巴城家具业仍是作坊式生产。样式没样式,更不用说啥品牌了。”巴城一品牌家具销售商告诉记者,这是巴城家具业的最大弊病。
在一品牌家具店,销售商告诉记者,一些新的家具产品上市以后,虽然有很多巴城本地的家具制造师多次前来观摩,但模仿出来的产品差距很大。“确实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家具也是时尚品啊。没有策划人才和研究人才,咋个赶得上成都、重庆的大家具商?”该销售商称。
巴城家具业咋个发展?
市商务局:
招商引资 打造“专业化”市场
市商务局一负责人指出,巴城家具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只有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不断改革和创新,生产出适应人们需求的优质产品,巴城的家具市场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和强大。同时要抓住我市交通状况不断改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不断延伸的发展势头,增强对周边县市及乡镇的辐射,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该负责人指出,在规划完善巴城家具产业时,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量,努力提高巴城本地家具的档次。
经营商家:
勇于创新 做大做强产业链
几家规模较大的家具企业负责人认为,巴城家具生产厂家和销售商要想做大做强,在坚持各自经营特色的基础上,保证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只是基本手段,勇于创新,紧跟消费潮流才是真正出路。
如今,人们对家居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居装饰追求个性、健康,而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家具,家具除了追求款式独特华美外,更应注重绿色环保。巴城家具家居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在绿色环保家具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努力在巴中周边城市形成品牌和口碑,努力在抗成渝“辐射”、向周边“辐射”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巴城的家具家居产业链。一业内人士分析,家具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管何时,市场都不会萎缩,尽管目前我市家具产业存在不少问题,但发展潜力巨大,他对巴城家具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必须走创新之路。”谈到巴城家具业的发展时,一位家具销售商肯定的说。他认为巴城许多本地的家具生产厂家,在坚持巴中特色的基础上,应不断地尝试改变,生产出具有巴中本地风俗和特色的家具产品。同时,让市民明明白白消费,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以优质售后服务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只是发展最基础的保障。“而巴城目前的家具销售企业还局限于传统零售模式,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家具生产商:
售后服务是竞争法宝
事实上,巴城人买外地家具,已有相当长一段历史。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本地家具市场的逐渐发展,市民买外地家具的消费的心理悄悄发生了改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选择买本地家具的市民日益增多。
一位家具生产商告诉记者,以前,巴城没有几个成规模的家具生产厂家,家具专业门市更是少之又少,巴城本地的家具要么档次太低,要么可选择性太小,市民对本地家具大多不满意。
“售后服务是本地家具卖场的最大优势。”巴城一家具城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家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外地家具品牌虽然质量好、档次高,但售后服务难以保证。巴城的本地家具首当其冲地是要做好售后服务。
“轻装修重装饰”的绿色家装、整体家居体验正在突破传统模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专业设计和环保处理、极具个性的家居正在融入巴城市民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巴城不少家具业老板已经敏锐的洞察到了这个市场走向,正在全力占领绿色家居市场。同时,主管部门也加大了专业化和规模化打造力度。或许这就是巴城家具市场抵抗成渝“辐射”的希望所在。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