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资讯详情
中国一定会沿着木材工业强国的方向走得更快、更好
2004-01-13 07:00:00 阅读 1581次 分享 0次
  维护生态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时代要求,是我国林业工作者光荣的使命。木材工业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木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我国人造板产量29 30.1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79%;其中胶合板1135. 21万立方米(首次突破年产千万立方米大关),比上年增长25.51%;纤维板767.4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4.61%;刨花板369.3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9%;锯材851.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49%;家具产值达到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 7.8%。我国人造板产量继2000年超过 2000万立方米后,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纤维 板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我国人造板产量是1981年99.61万立方米的29. 4倍,胶合板产量是1981年3 5.11万立方米的32.33倍,刨花板产量是1981 年7.67万立方米的48.15倍,纤维板产量是1981年 56.83万立方米的13. 5倍。我国的人造板、家具产量都已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加工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木材工业已经形成具有教学、科研、设计、生产、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国家经济建设不 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伴随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科学普及工作的日益推进,国民生态意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林业“ 六大”工程的实施,“五大” 转变的实现,中国木材工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由应用天然林资源向应用人工林资源的转折。    促成这一转折的因素是:———木材资源短缺,供求矛盾尖锐。    众所周知,我国的森林资源极其贫乏,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的6 1%;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72立方米的12.6%,约是美国人均森林蓄积量88立方米的10%。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0.6公顷的21.3%。1998年全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计划内木材产量从当年的5966.2万立方米逐年递减至2002年的4436.07万立方米,年均递减6%。木材消费在上升,资源供应量在递减,我国木材工业面临原料从何而来的严峻问题。依靠进口可解燃眉之急,我国原木进口从1998年的482.3万立方米,剧增至2002年的2433.3万立方米,比1998 年增长4倍多。锯材进口从1998年的169.03万立方米,剧增至2002年的 539.59万立方米,比1998 年增长2倍多。但依靠进口,必然提高原料成本,增加外汇支出;必然导致其他国家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还可能导致国际绿色组织的遣责、其他国家资源保护政策的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讲,解决我国木材供应问题,只有依靠大力营造人工林,依靠中国木材工业在使用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的真正实现。   ———人造板应用范围扩大,需求上升、市场看好。   随着木材工业的不断进步,人造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而且被广大消费者不断接受。胶合板(包括饰面胶合板) 可用室内装饰的门窗装修,家具生产中可用其为桌、柜的面板和背板;高密度纤维板大量用做强化地板基材;中密度纤维板用做家具面板和侧板;刨花板用做室内墙板、家具面板等。生产人造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人造板生产在广西、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自治区) 得到高速发展,有力地催生了原料林基地建设。   河北文安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山东临沂地区、浙江嘉善地区等胶合板生产基地使用速生杨做胶合板芯板,利用了人工营造的杨树,使当地百姓发家致富,使地方经济日益走强,为我国胶合板年产量越千万立方米大关,实现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吉象人造林集团、广西三威林产有限公司、浙江丽人集团、山东贺友集团、亚洲创建、 江苏大亚集团、江西霍曼内特公司等著名木材加工企业都将其纤维板厂依人工林原料基地而建,即提供原料供应的保障,又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地促进了人造板原料林的定向培育,为更大规模的利用人工林,推动人工林建设的市场化、产业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民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企业造林活跃。   人民幸福、国家兴旺、山川秀美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投资造林可绿化环境、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可根据产品用途实行定向培育,提高产品质量;可控制原料供应主动权,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如金光集团、嘉汉集团、大亚木业、上海新高潮、广西三威林产有限公司、国际吉象人造林集团、浙江丽人集团纷纷采取独资、合股等不同方式,根据企业产品用途,选择不同树种、不同地区,聘请营造林专家指导进行集约造林。为推动“林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为促进我国利用天然林向利用人工林的转变、部门办林业到全社会办林业提供了典型范例(见表格)。   ———国家林业局启动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   为对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木材资源,缓解我国木材供求矛盾,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拟投资718 亿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18个省( 区)886个县 (市、区),114个林业局(场)建设1333万公顷工业原料林,从根本上扭转、解决我国木材总量不足所带来的矛盾。   第二个转折是从重视产量与功能的简单要求到重视质量与环境的多元需求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质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没有量的足够积累,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重大转折。   促进这一转折的因素是:———木材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供求矛盾转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木材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人造板年产量不足100万立方米。家具一般是框架式家具,全部使用实木,人力加工,开榫打眼,费工费料;室内装修远没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室内装修一般就是清理四壁、粉刷门窗,偶有封闭阳台、铺装地板。木材利用主要是对实木的利用,木材加工主要为加工锯材、枕木、坑木、电杆和传统家具。全国为数不多的人造板企业,也多是胶合板、湿法纤维板生产企业,整个木材工业其生产规模之小、产品品种之少、应用范围之窄、加工水平之低,是难以想像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加剧了木材工业市场竞争,推动了木材工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中国一定会沿着木材工业强国的方向走得更快、更好
0收藏0评论
2004-01-13 07:00:00  

阅读量:1581分享量:0

  维护生态安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时代要求,是我国林业工作者光荣的使命。木材工业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木材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我国人造板产量29 30.1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79%;其中胶合板1135. 21万立方米(首次突破年产千万立方米大关),比上年增长25.51%;纤维板767.4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4.61%;刨花板369.3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9%;锯材851.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49%;家具产值达到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 7.8%。我国人造板产量继2000年超过 2000万立方米后,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纤维 板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我国人造板产量是1981年99.61万立方米的29. 4倍,胶合板产量是1981年3 5.11万立方米的32.33倍,刨花板产量是1981 年7.67万立方米的48.15倍,纤维板产量是1981年 56.83万立方米的13. 5倍。我国的人造板、家具产量都已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加工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木材工业已经形成具有教学、科研、设计、生产、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国家经济建设不 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伴随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科学普及工作的日益推进,国民生态意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林业“ 六大”工程的实施,“五大” 转变的实现,中国木材工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由应用天然林资源向应用人工林资源的转折。    促成这一转折的因素是:———木材资源短缺,供求矛盾尖锐。    众所周知,我国的森林资源极其贫乏,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7%的6 1%;全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 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72立方米的12.6%,约是美国人均森林蓄积量88立方米的10%。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0.6公顷的21.3%。1998年全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计划内木材产量从当年的5966.2万立方米逐年递减至2002年的4436.07万立方米,年均递减6%。木材消费在上升,资源供应量在递减,我国木材工业面临原料从何而来的严峻问题。依靠进口可解燃眉之急,我国原木进口从1998年的482.3万立方米,剧增至2002年的2433.3万立方米,比1998 年增长4倍多。锯材进口从1998年的169.03万立方米,剧增至2002年的 539.59万立方米,比1998 年增长2倍多。但依靠进口,必然提高原料成本,增加外汇支出;必然导致其他国家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还可能导致国际绿色组织的遣责、其他国家资源保护政策的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讲,解决我国木材供应问题,只有依靠大力营造人工林,依靠中国木材工业在使用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的真正实现。   ———人造板应用范围扩大,需求上升、市场看好。   随着木材工业的不断进步,人造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而且被广大消费者不断接受。胶合板(包括饰面胶合板) 可用室内装饰的门窗装修,家具生产中可用其为桌、柜的面板和背板;高密度纤维板大量用做强化地板基材;中密度纤维板用做家具面板和侧板;刨花板用做室内墙板、家具面板等。生产人造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人造板生产在广西、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自治区) 得到高速发展,有力地催生了原料林基地建设。   河北文安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山东临沂地区、浙江嘉善地区等胶合板生产基地使用速生杨做胶合板芯板,利用了人工营造的杨树,使当地百姓发家致富,使地方经济日益走强,为我国胶合板年产量越千万立方米大关,实现出口量大于进口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吉象人造林集团、广西三威林产有限公司、浙江丽人集团、山东贺友集团、亚洲创建、 江苏大亚集团、江西霍曼内特公司等著名木材加工企业都将其纤维板厂依人工林原料基地而建,即提供原料供应的保障,又降低了运输成本,有效地促进了人造板原料林的定向培育,为更大规模的利用人工林,推动人工林建设的市场化、产业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民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企业造林活跃。   人民幸福、国家兴旺、山川秀美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投资造林可绿化环境、保持水土、优化生态环境;可根据产品用途实行定向培育,提高产品质量;可控制原料供应主动权,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如金光集团、嘉汉集团、大亚木业、上海新高潮、广西三威林产有限公司、国际吉象人造林集团、浙江丽人集团纷纷采取独资、合股等不同方式,根据企业产品用途,选择不同树种、不同地区,聘请营造林专家指导进行集约造林。为推动“林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为促进我国利用天然林向利用人工林的转变、部门办林业到全社会办林业提供了典型范例(见表格)。   ———国家林业局启动速生丰产林基地工程。   为对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木材资源,缓解我国木材供求矛盾,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拟投资718 亿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18个省( 区)886个县 (市、区),114个林业局(场)建设1333万公顷工业原料林,从根本上扭转、解决我国木材总量不足所带来的矛盾。   第二个转折是从重视产量与功能的简单要求到重视质量与环境的多元需求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质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没有量的足够积累,就不可能产生质的重大转折。   促进这一转折的因素是:———木材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供求矛盾转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木材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人造板年产量不足100万立方米。家具一般是框架式家具,全部使用实木,人力加工,开榫打眼,费工费料;室内装修远没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室内装修一般就是清理四壁、粉刷门窗,偶有封闭阳台、铺装地板。木材利用主要是对实木的利用,木材加工主要为加工锯材、枕木、坑木、电杆和传统家具。全国为数不多的人造板企业,也多是胶合板、湿法纤维板生产企业,整个木材工业其生产规模之小、产品品种之少、应用范围之窄、加工水平之低,是难以想像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加剧了木材工业市场竞争,推动了木材工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