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拥有林权证
0收藏0评论
2004-03-10 07:00:00
阅读量:2235分享量:0
昨天天儿不错,王先生专程赶到通州区永乐店镇的速生丰产林基地,看看属于自己的那片林子,盘算一下7年后的收益。自从国家在去年6月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后,北京已经冒出了聚隆迪等至少8家专业的造林公司,而像王先生这样从造林公司买片林子再委托造林公司管护的北京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在京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林子正在成为京城百姓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北京造林公司的龙头老大北京聚隆迪林业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与通州区永乐店镇人民政府合作,已在通州区永乐店镇建成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在前四期的6万亩林地中,拨出了45%约2.7万亩用于与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托管。目前已有近2000多位北京人将这2.7万亩林子认购一空。今年开春准备建设的1万亩林子也已被预订出不少。据记者了解,其他造林公司的林子也都卖得相当不错。
专家介绍说,这种由造林公司负责造林,投资人出资认购,再委托专业公司管护的方式叫“托管合作”林业管理模式,它可以让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普通百姓也可以拥有一片树林,并在树木长成后变现获取收益。
据了解,目前造林公司营造的基本上都是速生杨,一般成材期在7年。投资人每亩花上五六千元后,就可享有该林木的产权。购买林木后,投资者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以合同方式委托造林公司统一管护,托管期一般为7年。林木成材后可以自行或者由公司负责采伐销售。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林业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具备很大优势:专业公司解决个人投资者不懂技术的困扰,林地配套设施共享、统一管理也使营林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托管已经是一种成熟、行之有效的林业管理模式。
有关人士算了一笔账:2000年我国用于木材进口的外汇已达106亿美元,并且以19%的速度逐年递增,现已成为第一用汇大户。有关资料统计,从1991年至2001年间,木材价格上涨了2.5倍,平均每年上涨12%。目前我国的木材年需求量为3.7亿立方米,国内每年仅能供给1亿立方米,缺口已达到2.7亿立方米。到2015年,预计我国木材缺口将达到1.4亿至1.5亿立方米。为了缓和木材供需矛盾,2002年,我国启动了六大林业工程的最后一个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15年内,建设约2亿亩速生丰产林,缩小木材需求缺口。但专家预测,要达到需求平衡,至少要等20年,在今后几年木材的价格只会涨不会落。按造林公司承诺的最低产材量,每亩树林的最低年回报率会在10%以上,而按常规估算,每亩年回报率高达40%以上。
新闻背景
根据去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合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均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参与林业建设。这一政策直接促成了一些专业造林公司的出现。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