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3981分享量:6
已经持续低迷了数年的中国制造业,在2017年迎来了利好——“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是需要明确的是,纵然外部提供了发展良机,但由于所有的制造型企业都想要登上这辆“列车”,竞争依然激烈,因此如何练好内功才是取胜的关键。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权威解读“新时期国家宏观经济形式以及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他严肃指出,虽然“一带一路”为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波动中下行,加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莫测,中国制造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卢中原
制造业回暖,但不宜扩张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以及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把握大势,对临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国经济的短期回调仍然处在扩张区间,其中小企业的改善比较明显。
制造业稳中回调,保持扩张
今年1~4月份的制造业供需比较兴旺,制造业就业不够活跃,未来生产扩张不妙。这是短期回调面临的情况,但小型企业却在回暖。
非制造业方面,包括建筑业和服务业。非制造业仍保持高位活跃,主要由于经济短周期波动的影响。如批发业经过一季度集中采购后,回归平稳。银行房贷收缩和资本市场波动,导致金融业指数高位回落。但总体来说是扩张的区间,其中小企业的回暖状况改善比较明显。
消费和服务业新动力继续增强也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依据。一是消费品制造业持续上升,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保持稳步增长;二是信息消费需求持续升温,1-4月新订单指数均值高于去年同期。三是旅游消费成为经济运行的稳定增长点。清明、五一小长假带动旅游相关行业指数明显回升。
与此同时,非制造业总体高位稳定,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到很大作用。非制造业中的建筑业对陶瓷产业的拉动作用是直接的,老百姓的第一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都是刚需,对装修和建筑的需求增长。
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带动了国内生产。一带一路涉及上下游全产业链,这是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这需要配套支持。现在我国第二产业发展,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配套体系比较完整,这样发展第三产业才有根基,才可持续。
中国经济稳中趋好,还表现在实体经济的改善。虽然房贷增速在回落,但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都有回升,这是向实体经济倾斜的直接表现;投资拉动作用有望持续,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3.5%;1-4月份非制造业的就业回稳;销售价格在上升,上游的价格在回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内外夹击,经济发展并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风险和外部冲击可能叠加在一起,需要高度关注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虽然今年以来国家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尤其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制造业都在回升,直接带来我国出口新订单的增长,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就比较乐观。但是这其中很复杂,有其自身的变化,此外,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英国脱欧、意大利脱欧、美国新政、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的过渡期结束,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遭到西方国家否定也是一大风险。
从国内来看,金融风险快速集聚包括房地产贷款泡沫、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资产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依然严峻、僵尸企业难以处置、企业债务高企、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不稳等问题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国研中心景气指数
从以上判断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企稳回升,但基础不牢固,未来经济会下行,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制造业都要加强监管,不能像以前那么快速扩张。中国的中长期增长就是在波动中下行,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是把这个波幅尽量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根据国研中心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显示,2016年9月已先后出现下行,预计今年二季度增速继续持平或放缓,2017年GDP增速可能在6.5%左右。增长放缓后的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最快的,根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仍可以达到5%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城镇化、信息化都没有完成,所以投资需求很强烈,再加上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起来,民营经济、各种各样的新经济发展起来,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无需过于悲观,企业只需做好在本行业的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扩大内需、去产能、培育新兴产业
第一、扩大消费需求来拉动有效投资和有效供给。
现在的供给侧改革是满足消费需求的,不是脱离消费需求,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供给结构,必须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一要适应服务消费加快发展势头。国家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服务。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医养结合、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二要增加高品质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第二、深入持久地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
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扎实有效去产能。今年发改委提出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过剩行业新上产能。
因城施策去库存。重点是三四线城市,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精准加力补短板。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
第三、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是两个层次。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生活。
二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迈进。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发展空间很大、潜力无限,待挖掘的机遇也很多。我国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很大的商机,也有新的挑战值得深入研究。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