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605分享量:0
中国地板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进入充分竞争状态的产业,500亿元的市场容量吸引了5500家企业参与角逐。中国地板行业是一个缺乏战略和忧患意识的行业,主要表现在经营方式盛行跟进模仿,发展战略上行动迟缓。面对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出现的逆转,面对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思考中国地板行业乃至中国制造的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部分
中国地板行业的发展阶段简述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需要经过自然竞争阶段、充分竞争阶段、寡头竞争阶段,这一发展规律同样适合中国地板行业。
第一阶段:自然竞争阶段(1994至2005年)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得益于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地板行业在过去的14年间保持了快速成长。在这个阶段,竞争属于原始状态,各主要企业在各自的领地内发展,互不侵犯。由于市场需求的真实存在和供给的相对不足,这一时期进入地板领域的企业大都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这种增长是机遇型增长,而非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结果。
第二阶段:充分竞争阶段(2005至2010年)
受国际出口遇阻和国内房地产等行业不景气等外部环境影响,地板行业增速逐步放缓,行业整体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间出现交叉竞争格局,纷纷进入其他竞争对手所在的细分领域,竞争更加惨烈。这一阶段属于企业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需求既定的情况下,一家企业的增长往往是以其他企业的衰退为代价的。
在这个阶段,地板行业切实感觉到竞争压力的存在,感觉到经营风险逐渐增大,感觉到运营水平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在这一阶段对于大多数地板企业而言,风险要大于机遇。运营水平相对较高或者战略革新成功的企业,在此阶段内继续保持上扬的势头;而运营水平落后的企业,往往短期平缓维持,如不变革,最终难逃急剧下滑的厄运。在这一时期,行业竞争从产品竞争逐渐发展为资本和产业链竞争,资本和资源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三阶段:寡头竞争阶段(2010年以后)
经过完全竞争阶段的挤压式增长后,大多企业被边缘化,逐步被淘汰。地板行业最终将会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行业前10名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将越来越精益化,企业也将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研发和服务,行业门槛逐渐提高。此阶段竞争的方式有所变换,价格竞争退居次要位置,企业规模、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资源和资本等领域将逐渐成为领先企业角力的重点。
第二部分 完全竞争阶段的尴尬
可以用“市场巨大、战略缺乏、无序竞争、模仿趋同”来对这一阶段的地板行业特性加以概括。制造为主、模仿盛行、战略缺失、不重品牌,这些现象是一个成长型行业都普遍存在或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很难依靠企业个体去改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模仿”这种不思进取的行为,在行业发展初期,可以容忍。但是,在行业发展十多年后,当“模仿跟进型”企业占据行业主体时,这不仅制约了行业成熟化的进程,同时也限制了“模仿跟进型”企业自身的发展。
造成“模仿趋同”的原因:
(1)业内多数企业并未设置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极度贫乏,多依靠第三方转让技术进行生产制造。而这些技术由专利持有者转让给多家,结果市场上各家企业的产品出现“无差异化”,大企业发展不起来小企业死不掉。
(2)地板行业没有战略,追求短期运营效益。地板企业一直信奉的营销思想是标杆思维,追求运营效益的最大化。运营效益意味着在进行相似的运营活动时,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地板企业一直关注竞争对手的几项关键的运营活动,然后尽可能地模仿甚至企图超越。
(3)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企业的运营成本急剧上涨,利润迅速下降。大小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动力进行科技创新,中国地板行业一直在低端徘徊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高附加值的技术专利等受制于人。
在完全竞争阶段,地板行业整体表现为:小企业死不掉,大企业发展不起来,市场集中程度仍然较低,企业过得都比较痛苦。横向对比欧美国家的知名地板企业,拥有品牌、技术、市场份额和产业链资源的优势,我们发现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在高附加值领域长期止步不前。所幸,在这一阶段少数大型企业凭借资本和资源优势,逐步开始打造产业链,并已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部分 非常6+1,中国地板“产业链”突围
如何实现中国地板行业升级?通过研究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作为资源性行业的中国地板企业要真正成为百年老店,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进行产业链突围。什么叫做产业链突围呢?以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为例:我们制造的过程当中,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制造出价值1美金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金。从1元美金升值到10元美金的过程当中,10减1,这9元美金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抓住这最重要的9美元正是中国企业要认真考虑的产业链突围。
产业链的“非常6+1”
中国的制造业,对外拖欠原料和组件货款,对内产消耗基础生产资料、延长劳动时间等等,可谓“不择手段”,然而放在全球产业链的视角下,只不过是只针对一美金这部分做文章,在最不赚钱的领域压榨。这种竞争完全忽视了产业链竞争“非常6+1”的特点。偏安于“加工制造”环节,忽视其他最赚钱的6大环节: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样必将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优势,因为恰恰是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金的价值,这6大环节正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利润的一环。不过在现在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几个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被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