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715分享量:0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月20日讯 一、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林业产业
1.世界林业产业生产规模
世界主要纸、板纸、纸浆及制材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如表1所示。虽然没有木质板的数据,但大量连续生产的大型工厂相继建立,并迅速以世界级的规模扩大和推进合理化,产量肯定会增加。欧美的大型林产企业追求效率化,不断地反复“选择和集中”,表1的数字虽然是2007年第1季度的数据,但1年后肯定会发生变化。即便日本最大的林产企业王子造纸和日本造纸,从世界性的“选择和集中”看也有所落后了。
表1 针叶树制材能力居世界前10位的企业(2007年第1季度)
企业名 所在地 百万m3
Weyerhaeuser
West Fraser Timber
Canfor
StoraEnso
Tolko Industries
Arauco
Georgia-Pacific
Klausner Group
Abitibi Consolidated
Tembec 美 国
加拿大
加拿大
欧 洲
加拿大
智 利
美 国
欧 洲
加拿大
加拿大 11.00
10.00
8.50
7.50
3.90
3.80
3.70
3.60
3.50
2.80
2.针叶树制材迎来剧变期
2006年,加拿大第一大林产集团威斯福林产有限公司(West Fraser Timber Co. Ltd.)从美国林产企业巨头国际纸业公司(International Paper)收购了13家制材厂的举动震惊了世界。回顾美加之间的关税问题,企业间采取了虚虚实实的策略,表1中的企业排序数年后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收购的同时大力推进制材厂的合理化,出现了年产制材100万m3的工厂。所谓“24•7”(即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连续生产)的制材厂也很常见。
3.南半球的纸浆产量剧增
近年来,南半球的阔叶树纸浆生产量持续增加(表2),以应对金砖4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03年10月,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提出所谓BRIC概念,指的是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这4大经济体,组合这4个经济区域的英文首字母为BRIC,英文字义是“砖块”,所以称为“金砖4国”。)猛增的需求。
表2 世界BKMP生产企业
企业名 针叶树(万t) 阔叶树(万t)
Aracruz(巴西)
Arauco(智利)
Weyerhaeuser(美国)
Stora Enso(欧洲)
Sodra(欧洲)
CMPC S.A.(智利)
APRIS(亚洲)
Ilim Pulp(俄罗斯)
Gerorgia- Pacific(美国)
Mercer International(欧洲)
International Paper(美国)
Botnia(欧洲)
Votorantim(巴西)
Cenibra(巴西)
ENCE(南美) 0
174.5
246.0
113.0
142.0
76.2
0
89.5
140.0
135.0
78.0
86.5
0
0
0 303.0
91.5
12.0
97.5
47.5
105.5
180.0
58.0
2.0
0
54.5
40.0
115.0
114.0
111.5
4.纸和板纸越发全球一体化
斯道拉•恩索集团(Stora Enso)是欧洲一家综合林产品公司,年产纸和板纸1 600万t,是王子造纸和日本造纸的2倍,而且各企业不断地寻求资源和需求,欲在世界范围开展业务,同时将“可持续循环型林产企业”作为目标。
5.森林所有制发生变化
这些巨头企业为了不断高效地投资生产设备、投资新资源和需求地而需要大量资金。由于以往发行的债券和借贷额过于巨大,很有可能妨碍投资的灵活机动性。因此,近年来逐渐流行将林产企业根基的“自有森林”卖给基金,放弃所有权,签订收买木材资源的长期合同。这种做法缘于20年前的新西兰经济自由化政策,当企业欲卖掉国有林时,不动产投资信托会主动找上门来收购。近年被称为TIMO的美国“森林投资管理公司”一直在收购森林。在美国,据说近半数的大面积可持续私有人工林为基金所有;在欧洲,这一倾向也在扩大。基金作为从投资家那里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不但世界性的森林认证需要,合法性的认证体系和可持续的循环体系认证也需要。因此,希望能取得与投资相符的利润,在进一步是希望能从转售森林中获得收益。卖掉良好的自有森林,长期稳定地采购木材,用富裕出来的资金进行生产设备的巨额投资。
6.物流有可能全球一体化
日本的5个主要港口加起来也比不过上海、香港、高雄、釜山和新加坡亚洲诸港的规模,因此物流成本比较高,其原因是过去20年的港湾行政松懈。日本国内物流的合理化更是落后,同是面向关东需求地,来自九州和东北的国内物流费用与来自欧美的海上运费相比,成本相差无几。仅就运费成本而言,与分布在800 km东京湾的欧美大型工厂的状况大体相同。
二、世界木材供应存在的问题
在世界森林资源供应方面,近年出现了较大问题,如加拿大西部内陆地区的虫害问题、俄罗斯的问题以及与生物燃料竞争的问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虫害增加,发展生物燃料是人类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想出的一种对策。而俄罗斯问题是作为世界最大的原木出口国,理所当然地希望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振兴林业产业。
1.加拿大西部内陆地区的山松大小蠹虫害问题
10年前,加拿大BC省内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山松大小蠹(Mountain Pine Beetles)虫害。啃食健全木的山松大小蠹的异常繁殖,导致黑松大面积受害。森林所有者州政府低价出让远远超过“可持续”采伐量——“年许可采伐量”的采伐权,又拿出道路补助金,想出各种办法抑制虫害。但是,大自然的力量不可抗拒,预计2013年BC省的黑松有可能被毁灭。以后即使采伐量减半,也需要100年才能恢复到“可持续”状态。
近几年,巨头企业依靠低价丰富的资源使制材和木制板的产量大增,2007年又在新建颗粒燃料工厂。即便是大肚汉美国市场的需求如果稍有下降,供需平衡也会受到影响,引起价格暴跌。美加之间的反倾销税问题一直存在。2006年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期限是7年,到2013年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量将骤减,关税问题也随之不存在。
加拿大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如果每年以2 000万m3的规模减少,将给世界的木材需求带来强烈震动。而且,山松大小蠹又越过落基山脉飞到艾伯塔省,今后的影响更加另人担忧。
2.俄罗斯的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原木出口国,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欧洲、中国、远东及前苏联地区。俄罗斯主要生产纸浆和制材、胶合板等,而西伯利亚的基础设施落后,人烟稀少,所以采用强硬手段充分利用林产资源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原木80%的出口关税可以说有些操之过急。最大的进口国中国以边境贸易为主,估计会很快拿出对策。日本从2007年2月俄罗斯公布提高关税起就着手制定对策,5-6月大量的制材品开始到港,俄罗斯的产品在港口仓库堆积如山。目前,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巨额投资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及如何确保劳动力,据说目前从事森林采伐的工人大多来自朝鲜。
3.与生物燃料竞争的问题
《京都议定书》为削减全球温室气体,一直在推行生物燃料能源。特别是在欧洲,政府对生物燃料发电提供补助金,因此木质原料价格高涨。仅2006年一年,德国木片、锯屑的价格就上涨了70%~80%,特别是定向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木质板业界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由于欧洲利用风倒木和加拿大利用虫害致死木加强了颗粒燃料的生产,情况有所稳定,但以后如何很难判断。以前欧洲胶合板的生产和需求很少,主流是木质板材,但即便是配备了全年连续生产设备的先进板类生产厂家,在与有补助金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发电厂的竞赛中也不占上风。在日本,利用建筑废材的刨花板厂家也为原料资金而苦恼。美国突然开始的生物乙醇利用一旦破坏粮食和能源的平衡,就有可能陷入难以预料的危险之中。
以前从未利用或很少利用的被称为木质资源的剩余材和废材最终因二氧化碳排放而体现出其价值,但要与能源利用保持适当的平衡,维持可持续的林业产业,则需要很艰难的调整。
三、世界总需求走向
2005年美国的制材品需求量为1.3亿多立方米,纸浆为5 000多万t,纸和板纸接近9 000万t,是世界木制品的绝对需求国,但整个欧洲的需求加起来与美国势均力敌,中国也是超过日本的需求大国。考虑到今后美国的住宅需求可能出现低迷,届时全欧洲的需求量将超过美国,中国如果以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发展,那么数年后将与这两个区域不相上下,也成为需求地。
欧洲因货币统一而进入成长期,整体发展顺利。所谓金砖4大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年经济成长率预计接近10%,中近东和欧亚大陆也因资源价格飞涨,木材需求绝对旺盛,可以说世界经济进入了黄金期。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