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三聚氰胺产能恶性膨胀当遏制
2001-12-26 07:00:00 阅读 1619次 分享 0次
  今年1月份,国内市场三聚氰胺价格达1万元(吨价,下同)以上,5月份以后跌至6000~7000元,已经低于或接近绝大多数企业7000~7500元的销售成本,致使全行业亏损,一些小企业停产,大中型企业不敢再销售产品。   另一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三聚氰胺产能恶性膨胀的局面:去年以来,中原大化、川化和福建三明等引进的1.4万吨/年装置和山东海化魁星公司1.2万吨/年装置先后建成投产,四川美丰化工、河南濮阳三安化工新建装置也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山东海化魁星公司一方面在扩建5000吨/年工程,另一方面新建2.4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已于10月份正式动工建设。到明年年底,山东海化一家企业的年产能力就可达到3.5万吨。中原大化现在已经开始建设另一套1.4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安徽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公司新建2.4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已经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盘锦华兴公司也已在设计,准备上马;川化也计划上马,而且规模比较大。   面对国内三聚氰胺行业目前的这种不利形势,今年8月21日~23日,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邀请河南中原大化、四川川化、盘锦华兴化工、合肥四方化工、福建三明化工、四川美丰化工、濮阳三安化工等国内三聚氰胺行业骨干企业的老总或主管销售的副总,围绕如何使三聚氰胺行业健康发展,企业如何获得经济效益最佳化,如何正确估价三聚氰胺行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并成立了行业性的经济联合体,以期规范市场秩序、限产保价、反对无序竞争、扼制产能恶性膨胀,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共同迎接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挑战。   据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介绍,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生产企业有60多家,生产能力在6000吨/年以上、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仅10来家。而小企业多达40多家,其总产量仅占30%左右。我国三聚氰胺年产量约为20多万吨,去年我国三聚氰胺实际需求量为6万~7万吨,出口量约为3万~4万吨,市场总容量约10万吨左右,已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态势。   合肥四方化工集团销售公司经理汪志武介绍,欧洲去年三聚氰胺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生产负荷不是太满,需求量也在30万吨左右,但实际生产量只有27万吨,另外从中国进口了2万吨,基本上实现产需平衡。汪志武说,去年他们到欧洲考察的时候,奥地利林茨公司正在扩建3万吨/年工程,现在已经投产,年产能已达到13万吨,而且装置开得比较好。波兰也有2套采用欧技公司先进技术的三聚氰胺装置,年产能可达到3.6万吨。这样看来,今后几年,欧洲市场三聚氰胺供应已趋饱和,中国产品再往欧洲出口很难。   据了解,中国三聚氰胺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而在欧美,DSM公司三聚氰胺的市场价格约为1000美元左右。在东南亚市场,日本日产公司的生产成本约为800美元。而中国的产品,如果出口欧洲,加上国内港口费用、运费、欧洲港的仓储费、欧洲4.5%的关税和商家的利润等,到岸价可能高达9500~10000元(人民币)。这首先在价格上就不具备竞争优势。   另外,像法国ATO、德国BASF公司和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企业,虽然三聚氰胺大部分是自用,但也有一部分需要出口。日本年用量在7.8万吨左右,法国ATO、德国BASF公司三聚氰胺大部分自用,主要用于生产胶水。但今年以来,欧美经济不景气,尤其是木材深加工企业普遍效益较差,家具市场也不好,所以三聚氰胺需求下降,很多厂家库存达五六百吨,甚至上千吨,导致从中国进口三聚氰胺的价格下降。   据分析,国内三聚氰胺行业的一些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是因为最近四五年来,国际市场价格始终高于国内,尤其是出口欧洲市场,价格始终稳定在10000元,另外还享受国家20%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另外,国外公司普遍看好我国三聚氰胺市场,这就从某种意义上刺激了一部分企业对市场产生盲目乐观。而最直接的原因是,近两年来,在欧洲和北美,几个三聚氰胺主要生产商进行装置停产检修,以及受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几套大生产装置开工不足,因而导致市场货紧价扬,促使国内上马了多套装置。使我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三聚氰胺市场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盘锦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鸿飞、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正平、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经理凌昌泉等认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市场经济不允许有暴利存在,一旦有暴利,肯定会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关键是如何改变这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   解决国内三聚氰胺行业出现的恶性竞争问题,首先是占总产能和市场70%以上的8~10个大企业,像纯碱行业那样,联合起来,正确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研究确定一个国内三聚氰胺行业普遍认同的、可以互赢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个“游戏”规则。要达到这个目的,成立行业联合体,定期进行市场、技术交流,沟通产品成本、销量、价格等信息,确定适当的市场价格,压缩利润空间,以抑制三聚氰胺行业的无序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进修、河南濮阳市三安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顺、福建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处长张孟世等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那些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生产成本、能耗、物耗高,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法,甚至偷逃税款的企业,应予以坚决打击,尽快淘汰和清理出局。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经理凌昌泉说,中国三聚氰胺企业,要善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市场,如近两年来巴西、南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就是一个值得开拓的市场。盘锦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鸿飞说,三聚氰胺与尿素等行业的关联度很高,其成本受尿素成本的直接影响,尿素价格低,三聚氰胺成本也会降低。三聚氰胺市场发生变化,对上游尿素、下游木材加工、建筑、装修装饰等行业,都有直接的影响。他建议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生产装置进行改造,提高装置和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化工报)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三聚氰胺产能恶性膨胀当遏制
0收藏0评论
2001-12-26 07:00:00  

阅读量:1619分享量:0

  今年1月份,国内市场三聚氰胺价格达1万元(吨价,下同)以上,5月份以后跌至6000~7000元,已经低于或接近绝大多数企业7000~7500元的销售成本,致使全行业亏损,一些小企业停产,大中型企业不敢再销售产品。   另一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三聚氰胺产能恶性膨胀的局面:去年以来,中原大化、川化和福建三明等引进的1.4万吨/年装置和山东海化魁星公司1.2万吨/年装置先后建成投产,四川美丰化工、河南濮阳三安化工新建装置也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山东海化魁星公司一方面在扩建5000吨/年工程,另一方面新建2.4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已于10月份正式动工建设。到明年年底,山东海化一家企业的年产能力就可达到3.5万吨。中原大化现在已经开始建设另一套1.4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安徽合肥四方化工集团公司新建2.4万吨/年三聚氰胺项目已经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盘锦华兴公司也已在设计,准备上马;川化也计划上马,而且规模比较大。   面对国内三聚氰胺行业目前的这种不利形势,今年8月21日~23日,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邀请河南中原大化、四川川化、盘锦华兴化工、合肥四方化工、福建三明化工、四川美丰化工、濮阳三安化工等国内三聚氰胺行业骨干企业的老总或主管销售的副总,围绕如何使三聚氰胺行业健康发展,企业如何获得经济效益最佳化,如何正确估价三聚氰胺行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并成立了行业性的经济联合体,以期规范市场秩序、限产保价、反对无序竞争、扼制产能恶性膨胀,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共同迎接入世后企业面临的挑战。   据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介绍,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生产企业有60多家,生产能力在6000吨/年以上、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仅10来家。而小企业多达40多家,其总产量仅占30%左右。我国三聚氰胺年产量约为20多万吨,去年我国三聚氰胺实际需求量为6万~7万吨,出口量约为3万~4万吨,市场总容量约10万吨左右,已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态势。   合肥四方化工集团销售公司经理汪志武介绍,欧洲去年三聚氰胺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生产负荷不是太满,需求量也在30万吨左右,但实际生产量只有27万吨,另外从中国进口了2万吨,基本上实现产需平衡。汪志武说,去年他们到欧洲考察的时候,奥地利林茨公司正在扩建3万吨/年工程,现在已经投产,年产能已达到13万吨,而且装置开得比较好。波兰也有2套采用欧技公司先进技术的三聚氰胺装置,年产能可达到3.6万吨。这样看来,今后几年,欧洲市场三聚氰胺供应已趋饱和,中国产品再往欧洲出口很难。   据了解,中国三聚氰胺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而在欧美,DSM公司三聚氰胺的市场价格约为1000美元左右。在东南亚市场,日本日产公司的生产成本约为800美元。而中国的产品,如果出口欧洲,加上国内港口费用、运费、欧洲港的仓储费、欧洲4.5%的关税和商家的利润等,到岸价可能高达9500~10000元(人民币)。这首先在价格上就不具备竞争优势。   另外,像法国ATO、德国BASF公司和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企业,虽然三聚氰胺大部分是自用,但也有一部分需要出口。日本年用量在7.8万吨左右,法国ATO、德国BASF公司三聚氰胺大部分自用,主要用于生产胶水。但今年以来,欧美经济不景气,尤其是木材深加工企业普遍效益较差,家具市场也不好,所以三聚氰胺需求下降,很多厂家库存达五六百吨,甚至上千吨,导致从中国进口三聚氰胺的价格下降。   据分析,国内三聚氰胺行业的一些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是因为最近四五年来,国际市场价格始终高于国内,尤其是出口欧洲市场,价格始终稳定在10000元,另外还享受国家20%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另外,国外公司普遍看好我国三聚氰胺市场,这就从某种意义上刺激了一部分企业对市场产生盲目乐观。而最直接的原因是,近两年来,在欧洲和北美,几个三聚氰胺主要生产商进行装置停产检修,以及受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几套大生产装置开工不足,因而导致市场货紧价扬,促使国内上马了多套装置。使我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三聚氰胺市场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希波、盘锦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鸿飞、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正平、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经理凌昌泉等认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市场经济不允许有暴利存在,一旦有暴利,肯定会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关键是如何改变这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   解决国内三聚氰胺行业出现的恶性竞争问题,首先是占总产能和市场70%以上的8~10个大企业,像纯碱行业那样,联合起来,正确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研究确定一个国内三聚氰胺行业普遍认同的、可以互赢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个“游戏”规则。要达到这个目的,成立行业联合体,定期进行市场、技术交流,沟通产品成本、销量、价格等信息,确定适当的市场价格,压缩利润空间,以抑制三聚氰胺行业的无序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进修、河南濮阳市三安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顺、福建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处长张孟世等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那些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生产成本、能耗、物耗高,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法,甚至偷逃税款的企业,应予以坚决打击,尽快淘汰和清理出局。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经理凌昌泉说,中国三聚氰胺企业,要善于寻找和开拓新的市场,如近两年来巴西、南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就是一个值得开拓的市场。盘锦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鸿飞说,三聚氰胺与尿素等行业的关联度很高,其成本受尿素成本的直接影响,尿素价格低,三聚氰胺成本也会降低。三聚氰胺市场发生变化,对上游尿素、下游木材加工、建筑、装修装饰等行业,都有直接的影响。他建议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生产装置进行改造,提高装置和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化工报)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