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经济”解体经济增长依然
0收藏0评论
2002-01-12 07:00:00
阅读量:2052分享量:0
在国家实施金沙江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原有的以木头为支柱的“木头经济”、“木头财政”解体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发挥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产业群,经济增长亮点不断增多。
迪庆州有3个县共35.35万人,是滇西北主要林区,过去经济支柱是森林采伐、木材加工以及为森林工业服务的运输业、商业。森林工业及相关产业占全州财政收入70%以上,有的县甚至占到90%左右。1998年10月,国家决定金沙江流域全面禁伐天然林,不仅使迪庆州经济解体、财政崩溃,而且带来就业困难等大量社会问题。在国家和云南省政府的帮助下,迪庆州委、州政府对全州资源优势进行了再认识,重新确立了全州经济发展新思路和产业重点,使全州经济逐步克服了困难,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良性之路。
州长齐扎拉把这一成就的取得,总结为“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
迪庆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落后是制约迪庆州经济发展的“瓶颈”,迪庆州加大投资,建成了香格里拉机场、环东二级公路、旅游东环路、国道214线中甸至松园二级路的中甸到哇迪段等公路,使公路密度由“八五”末的8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去年的129.8公里/百平方公里。迪庆州还新建了螺丝湾电站、板栗园电站、吉仁河电站等能源项目,使全州装机容量达到15.3万千瓦。全州所有29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传输光缆化,电话程控化,移动电话覆盖了三座县城以及主要城镇。交通、通讯、能源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对外开放,为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从整体上解决天然林禁伐后迪庆州“产业无支柱、产品无龙头”的局面,迪庆州州委、州政府根据自治州资源和市场需要,确定了发展旅游业、畜牧业、生物业和水电产业的支柱产业群。
旅游业发展在迪庆州起步较晚,到1994年还基本上是“事业接待型”。1997年,迪庆州成功的推出“香格里拉”品牌,旅游业得到高速发展,目前“香格里拉”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2000年接待游客106.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240万元。“九五”期间,迪庆州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分别增长90.3%和10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7%。
迪庆州生物资源丰富,皮毛、虫草、麝香、竹叶菜等生物产品享有盛誉。近几年,迪庆州开发了以郁金香为主的球根花卉和野生花卉、牦牛系列产品、藏药系列产品、高原野生蔬菜及菌类系列食品。重点开发的“香格里拉·藏秘”青稞系列酒,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名酒。藏药产品、郁金香等花卉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形成了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群,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
畜牧业、水电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全州新兴产业。齐扎拉州长说:“目前,旅游业和水电业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生物资源开发已经初现端倪”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