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中国木材从哪儿来
2002-01-16 07:00:00 阅读 2031次 分享 0次
  如果要问近年来我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竟然是“木材”。但事实却是千真万确的。据记者从2000年中国(福州)国际木材林产品交易会上获悉,近20年来中国木材进口一直逐年上升,1996年在我国进口总额中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钢材、石油;到1998年升至63.4亿美元,跃居各种商品之首。   巨额的木材进口源于巨大的市场缺口,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预计2000年我国木材产量约为8000万立方米,而原木进口量1-9月份已达1006万立方米,全年将超过1300万立方米。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晓斌认为,“中国国内生产的木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他断言,“这种状况的根本扭转我看至少要50年。”于是,一连串严峻的现实问题便摆在中国人面前: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能长期依赖进口支撑市场吗?中国木材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亮开天窗,中国木材市场短缺严重   据统计,1999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在1.43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建筑、装修、家具业占1/3强,造纸业也占1/3强,其余1/4为工农业及其他用材。   我国木材消费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人造板、纸浆、纸及纸板(含非木浆)消费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原木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国内生产的8000万立方米的木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有6000万立方米的缺口,预计到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4亿立方米,这种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过去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使大批优质木材资源严重不足;人工林虽然面积很大,有4140万公顷,居世界之冠,但质量欠佳,树种配置失当,其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替代用品,综合效益未必理想   由于木材资源不足,我国一直提倡用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用品,这确实对弥补木材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综合效益未必理想。   与替代产品相比,木材是唯一可以再生的资源,有利于实现持续开发和供应;木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能源消耗远远小于替代产品;木材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理比较容易,可以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无污染环境之患。   现在,主要发达国家无不拥有发达的林业和木材工业,大量生产木材,大量使用木材,种树——伐树——利润——种树,已形成良性循环,有关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扩大进口,使我国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从中国木材市场现状来看,目前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弥补国内木材及林产品的巨大短缺,其中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进口,而关键是要建立较稳定的进口资源基地和渠道。   俄罗斯是个森林大国,蓄积量高达706亿立方米,对原木除征收5%的出口关税外,没有其他条件限制,允许外国企业参与采伐,合作条件比较宽松,目前俄罗斯经济比较困难,是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最佳时期。   新西兰的针叶材,最大的特点是价格较低。此外,世界上热带木材资源正在减少,如非洲每年减少375万公顷,南美洲每年减少477万公顷,非洲一些原木出口国如喀麦隆等已开始限制原木出口。有关专家建议:“我们要抓紧当前各国未限制原木出口的有利时机,扩大进口,使我国森林资源能得到休养生息。”   立足国内,最终解决我国木材供需平衡   从中远期看,由于受国际市场供应量、价格水平及国内外汇平衡的制约,解决中国木材供需平衡,必须立足国内。为此,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司副司长孙健提出三条建议:   ——加速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木材供给量是最根本的措施。应该加大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规模,在短期内,提高木材供给能力;促进木材生产格局从北方向南方,从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转移;加快现有约6200万公顷的中幼林的抚育。   ——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目前,我国森林采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61%和63%,按现有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推算,森林采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木材供给140万立方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也相当于增加了木材供给。   ——大力发展以人工林、林区“三剩物”等为原料的林产工业,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应增加木材替代能力。   据预测,通过上述措施,到2005年,我国国内木材供给能力将相对增加2000万立方米;到2010年,随着国内商品林基地的建成,可进一步增加木材供给能力,逐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中国木材从哪儿来
0收藏0评论
2002-01-16 07:00:00  

阅读量:2031分享量:0

  如果要问近年来我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竟然是“木材”。但事实却是千真万确的。据记者从2000年中国(福州)国际木材林产品交易会上获悉,近20年来中国木材进口一直逐年上升,1996年在我国进口总额中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钢材、石油;到1998年升至63.4亿美元,跃居各种商品之首。   巨额的木材进口源于巨大的市场缺口,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表明,预计2000年我国木材产量约为8000万立方米,而原木进口量1-9月份已达1006万立方米,全年将超过1300万立方米。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晓斌认为,“中国国内生产的木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他断言,“这种状况的根本扭转我看至少要50年。”于是,一连串严峻的现实问题便摆在中国人面前: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能长期依赖进口支撑市场吗?中国木材市场的出路在哪里?   亮开天窗,中国木材市场短缺严重   据统计,1999年我国木材消费量在1.43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建筑、装修、家具业占1/3强,造纸业也占1/3强,其余1/4为工农业及其他用材。   我国木材消费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人造板、纸浆、纸及纸板(含非木浆)消费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原木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国内生产的8000万立方米的木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有6000万立方米的缺口,预计到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4亿立方米,这种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过去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使大批优质木材资源严重不足;人工林虽然面积很大,有4140万公顷,居世界之冠,但质量欠佳,树种配置失当,其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替代用品,综合效益未必理想   由于木材资源不足,我国一直提倡用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用品,这确实对弥补木材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综合效益未必理想。   与替代产品相比,木材是唯一可以再生的资源,有利于实现持续开发和供应;木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能源消耗远远小于替代产品;木材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理比较容易,可以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无污染环境之患。   现在,主要发达国家无不拥有发达的林业和木材工业,大量生产木材,大量使用木材,种树——伐树——利润——种树,已形成良性循环,有关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扩大进口,使我国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从中国木材市场现状来看,目前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弥补国内木材及林产品的巨大短缺,其中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进口,而关键是要建立较稳定的进口资源基地和渠道。   俄罗斯是个森林大国,蓄积量高达706亿立方米,对原木除征收5%的出口关税外,没有其他条件限制,允许外国企业参与采伐,合作条件比较宽松,目前俄罗斯经济比较困难,是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最佳时期。   新西兰的针叶材,最大的特点是价格较低。此外,世界上热带木材资源正在减少,如非洲每年减少375万公顷,南美洲每年减少477万公顷,非洲一些原木出口国如喀麦隆等已开始限制原木出口。有关专家建议:“我们要抓紧当前各国未限制原木出口的有利时机,扩大进口,使我国森林资源能得到休养生息。”   立足国内,最终解决我国木材供需平衡   从中远期看,由于受国际市场供应量、价格水平及国内外汇平衡的制约,解决中国木材供需平衡,必须立足国内。为此,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司副司长孙健提出三条建议:   ——加速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木材供给量是最根本的措施。应该加大全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规模,在短期内,提高木材供给能力;促进木材生产格局从北方向南方,从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转移;加快现有约6200万公顷的中幼林的抚育。   ——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目前,我国森林采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61%和63%,按现有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推算,森林采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木材供给140万立方米。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也相当于增加了木材供给。   ——大力发展以人工林、林区“三剩物”等为原料的林产工业,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应增加木材替代能力。   据预测,通过上述措施,到2005年,我国国内木材供给能力将相对增加2000万立方米;到2010年,随着国内商品林基地的建成,可进一步增加木材供给能力,逐步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