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家具业人才、品牌等问题困扰突出
0收藏0评论
2002-07-26 06:00:00
阅读量:1565分享量:0
顺德市不仅是广东,也是我国家具产业的龙头地带之一。经过20多年的积累,顺德已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家具王国”。据不完全统计,200 0年顺德家具工业总产值约为100亿元,2001年约为110亿元。顺德家具业基本形成了龙江镇的家具产品及原辅材料生产、伦教镇的木工机械、乐从镇的家具销售、容桂区的涂料、勒流镇的小五金配套的地域性格局。
顺德家具业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人才、品牌、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困境,有些方面甚至很突出。
对顺德家具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的中南林学院刘文金博士等专家认为,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整个家具企业的根本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顺德市范围内的家具企业中,技术人员仅占4·3%左右,这其中还包括自己培养的“土专家”。
顺德家具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为3—6个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间的互相抄袭。家具产品模仿起来轻而易举,模仿者往往用偷工减料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加之省掉了产品开发费用,造成了不平等竞争。而保护措施又跟不上,比如进行外观专利申请,从申请到审定结束,时间往往要半年左右时间,等正式批下,产品周期已近尾声。对抄袭者进行起诉更难了,不仅劳民伤财,还很难进行定性。
由于顺德家具业私营企业居多,由企业创始人、所有者实施“人治”的个体领导模式仍是主要的管理模式。销售方式还是以直销、出租场地的大型商场为主。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高投入、低产出、高费用、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很难适应目前现状。
政府支持力度亟需加大
专家们认为,顺德的家具业基本是在自发状态下发展的,与家电行业相比,家具行业的低技术含量性、组织管理上的零散性、生产的随意性、低附加值性、低产值和低利润性等方面的因素给政府对此行业的支持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政府任其自然发展的理由。
政府对于顺德家具产业链的主要支持工作应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确立产业链中的主导环节,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加强对主导环节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的管理,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作用,使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宣传顺德地域整体品牌,建立顺德家具专业化生产、集约经营的机制,避免企业“小而全”的低效率运行和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并改善对此行业的服务态度;加强对家具及相关产业对外贸易的管理和支持;拓展国际市场等。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