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对我国未来木材供需形势分析
0收藏0评论
2002-08-02 06:00:00
阅读量:2168分享量:0
一、我国未来木材供需预测
1,木材需求预测
我国未来木材需求增长主要取决于造纸业发展情况。根据有关规划,到2005年和2015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将分别达到4100万吨和7000万吨,木浆比重从目前的16%提高到25%和35%,届时需要木材1814万立方米和5306万立方米。按此测算,2005年造纸用木材需求将从目前的4717万立方米增加到5700万立方米,2015年进一步增加到9100万立方米,2001--2015年15年间年递增4.5%左右。在基本不考虑其他需要增加的情况下,2005年和2010年我国木材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1.46亿立方米和1.82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25%和55%。
2、木材供给能力
国家确定的“九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已是我国森林资源的最优最大供给能力。按此采伐限额测算,年供给林木采伐总量为2.67亿立方米。其中供应商品材采伐量1.35亿立方米,生产商品木材约8000万立方米。由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限制天然林采伐,这样现有森林资源供给木材的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小木材供应缺口预测
随着国内需求增长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呈逐年扩大态势。到2005年木材供应缺口9150万立方米,需依靠进口及发展木材节约代用来弥补。
4、木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从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看,不仅总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存在着明显
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用材林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二是用材林成过熟蓄积继续下降。三是优质大口径材源匮乏。
二、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对策措施
以上情况表明,未来我国木材供需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内供给能力逐渐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供应缺口,达到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木材的需求,又能达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要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积极利用国外森林资源
据专家预测,要彻底改变我国天然林资源危机至少需要30--50午时间。在这期间内,我国木材供应要立足于利用国外森林资源,以给国内森林资源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俄罗斯、新西兰可以作为我国利用国外森林资源的两个重点国家。
2,加快造纸原料基地建设: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工业,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造纸原料中木浆比重过低对我国造纸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的优化和污染治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从长远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造纸工业木材原料供应问题。必须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建设。
3,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努力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
植树造林与木材节约代用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缓解我国森林资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开展木材节约代用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与停止天然林采伐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