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在中国初见成效
0收藏0评论
2003-09-29 06:00:00
阅读量:1327分享量:0
华声报讯:据新华网报道,进入新世纪,中国相继批准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中国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速丰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状况有所缓解,山川秀美开始显现。
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信息显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林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介绍说,2000年,中国人造板产量达到2930多万立方米,居世界第2位;经济林产品产量达到6880万吨,居世界第1位。
据悉,50多年来,林业累计向社会提供了50多亿立方米木材、80多亿根竹材,为国家的原始积累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目前,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6.5%,森林面积达到23.8亿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超过7亿亩,居各国之首。
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恢复和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757个。重点实施对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虎、藏羚羊、大象、野生雉类、兰科植物等15个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拯救工程和森林、荒漠和湿地等30个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大熊猫、兰科等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得到了有力加强,一大批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林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等为核心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林业执法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加强,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逐步提高,近些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切实有效地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进展,各类商品林基地建设方兴未艾,民营造林成为社会造林的重要力量,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和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去年中国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达1.1亿人次。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