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绿色“黄金”
2003-10-08 06:00:00 阅读 1394次 分享 0次
  东北网9月29日电 9月21日为俄罗斯森林工作者日。最新一期《远东财富》杂志载文介绍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林工业情况。   《远东财富》杂志专题资料: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多林地区,其森林面积为5250万公顷,木材储量51亿立方米,占全俄罗斯的6.4%,占远东地区的25%。林业系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阿穆尔河沿岸。可开发的森林储备每年纯增长3050万立方米,或是每公顷1.4立方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年设计采伐量为2680万立方米,年可行采伐量为1650万立方米。一、二、三类林木的年计划采伐量只利用了41%。至2005年前,每年木材采伐的总量可能会达到1000-1200万立方米。     一、整体情况   森工系统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向来都是经济原料领域的主要行业之一。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结构大大恶化:木材采伐提供了该系统90%的产量,且主要以圆木出口为主。1998-2000年,该边疆区的木材出口从332.5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48万立方米,商品材生产从270.8万立方米增长到了474.2万立方米,锯材生产从14.6万立方米增长到了23万立方米,板条生产从5.8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9万立方米;刨花板的生产却从5100立方米下降到了2700立方米。这种趋势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工系统及边疆区自身变成了原材料的附庸。而这种局面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领导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克服这种消极趋势,首先需要对其原因和动力进行分析。   《远东财富》专题资料:木材采伐企业的平均统计数据-出口,3.3万立方米,出口产品总量的份额为70-80%,平均工人数量为99人,商品材销售利润率为32%,综合工作量为每人333立方米,2002年每人为边疆区预算系统创收29100卢布。     二、木材采伐   90年代末,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拥有368家企业。其中有150家企业从事木材采伐,这些企业的木材采伐量占边疆区木材采伐总量的80%,达400万立方米。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特性,即生产的非集约化。木材采运企业缩减了生产规模,并转变成小型自主企业。失去了垂直联系,林业系统的工程技术潜能被分散。企业划分成较小的单位和林业原料基地的分散成为森工系统瓦解的原因。其结果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果说,改革前木材采伐量的损失是3:1,那么目前则为2:1。显然是,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控制,那么再过5-10年,木材采伐业的上升趋势将会被直线下跌所取代。     三、木材加工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加工业的现状是:生产规模大幅下降,生产能力减弱,财政不平衡,债务增加。整个锯材生产在1990-2000年间下降了7.5倍,木质纤维板生产下降了13.4倍,刨花板生产下降了41.6倍,板条生产下降了17倍。深加工生产的下降幅度更大。林业系统实际上已没有了不成材木材的废品加工机器。许多机械化程度不超过10%的小型封闭式企业替代了那些大型的专业化企业。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加工业生产下跌除技术和工艺原因外,还有组织方面的原因,即原料和成品供应与需求者之间缺少互惠的经济关系体系。     四、出口并非灵丹妙药   在出口优先的条件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林业系统的工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由境外市场的形势来确定。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便经常提醒林业系统及其骨干企业的领导,称境外没人需要我们的圆形原木;还经常下达提高锯材出口份额的任务,从15%至20%再至25%…哈巴罗夫斯克木材主要进口商(中国)对圆木质量和等级的较低要求,已成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发展加工生产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障碍。而俄罗斯小型木材采伐企业极力的大量倾销行为和中国的巧妙收购策略,使得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工系统落入依赖出口的陷阱。     五、2002年的总结   2002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生产规模在俄罗斯名列第三位。   2002年的总结表明,计划中的转折已开始变成现实。与上年相比,2002年森工系统工业生产的实际规模扩大了13.3%,用货币形式表示则为23%。然而,圆木成本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销售价格的增长速度。2002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木材602万立方米(2001年为543万立方米),其中,圆木的出口量为588万立方米,锯材出口量11.5万立方米。   但是,主要的问题并未解决,加工产品的出口并未增长,其基本任务指标只完成了67%。   中国仍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的主要进口商,占全部出口量的60%,并继续巩固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对中国市场行情的依赖性。     六、战略目标   2003年及今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林业部的任务是,激励分散的森工系统企业在新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形式上进行联合,以便建立效率高和有发展能力的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应具备解决道路网络建设和维持、生产技术改造、开展原料加工等方面的商业任务的能力。为了提高林产品的商品率,制定了超前发展加工生产的任务。为此应通过扩大木材采伐及内部资金的再分配来积累资金。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还有木材深加工的新工艺,其中期前景任务可能是将废料和劣质木材加工成燃料商品,建立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即将实施的计划还有,筹建一些保障原料深加工基地的大型项目方案,预计可能会吸引外国公司参与,其中,除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建设细木工板厂外,还计划在边疆区的港口附近企业内建立若干个锯材生产厂、出口板条生产厂,及其他产品生产厂。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并不准备在全部规模指标上超过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和伊尔库茨克州,而是将切合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绿色“黄金”
0收藏0评论
2003-10-08 06:00:00  

阅读量:1394分享量:0

  东北网9月29日电 9月21日为俄罗斯森林工作者日。最新一期《远东财富》杂志载文介绍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林工业情况。   《远东财富》杂志专题资料: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多林地区,其森林面积为5250万公顷,木材储量51亿立方米,占全俄罗斯的6.4%,占远东地区的25%。林业系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阿穆尔河沿岸。可开发的森林储备每年纯增长3050万立方米,或是每公顷1.4立方米。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年设计采伐量为2680万立方米,年可行采伐量为1650万立方米。一、二、三类林木的年计划采伐量只利用了41%。至2005年前,每年木材采伐的总量可能会达到1000-1200万立方米。     一、整体情况   森工系统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向来都是经济原料领域的主要行业之一。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结构大大恶化:木材采伐提供了该系统90%的产量,且主要以圆木出口为主。1998-2000年,该边疆区的木材出口从332.5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48万立方米,商品材生产从270.8万立方米增长到了474.2万立方米,锯材生产从14.6万立方米增长到了23万立方米,板条生产从5.8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9万立方米;刨花板的生产却从5100立方米下降到了2700立方米。这种趋势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工系统及边疆区自身变成了原材料的附庸。而这种局面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领导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克服这种消极趋势,首先需要对其原因和动力进行分析。   《远东财富》专题资料:木材采伐企业的平均统计数据-出口,3.3万立方米,出口产品总量的份额为70-80%,平均工人数量为99人,商品材销售利润率为32%,综合工作量为每人333立方米,2002年每人为边疆区预算系统创收29100卢布。     二、木材采伐   90年代末,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拥有368家企业。其中有150家企业从事木材采伐,这些企业的木材采伐量占边疆区木材采伐总量的80%,达400万立方米。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特性,即生产的非集约化。木材采运企业缩减了生产规模,并转变成小型自主企业。失去了垂直联系,林业系统的工程技术潜能被分散。企业划分成较小的单位和林业原料基地的分散成为森工系统瓦解的原因。其结果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果说,改革前木材采伐量的损失是3:1,那么目前则为2:1。显然是,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控制,那么再过5-10年,木材采伐业的上升趋势将会被直线下跌所取代。     三、木材加工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加工业的现状是:生产规模大幅下降,生产能力减弱,财政不平衡,债务增加。整个锯材生产在1990-2000年间下降了7.5倍,木质纤维板生产下降了13.4倍,刨花板生产下降了41.6倍,板条生产下降了17倍。深加工生产的下降幅度更大。林业系统实际上已没有了不成材木材的废品加工机器。许多机械化程度不超过10%的小型封闭式企业替代了那些大型的专业化企业。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加工业生产下跌除技术和工艺原因外,还有组织方面的原因,即原料和成品供应与需求者之间缺少互惠的经济关系体系。     四、出口并非灵丹妙药   在出口优先的条件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林业系统的工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由境外市场的形势来确定。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便经常提醒林业系统及其骨干企业的领导,称境外没人需要我们的圆形原木;还经常下达提高锯材出口份额的任务,从15%至20%再至25%…哈巴罗夫斯克木材主要进口商(中国)对圆木质量和等级的较低要求,已成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发展加工生产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际障碍。而俄罗斯小型木材采伐企业极力的大量倾销行为和中国的巧妙收购策略,使得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森工系统落入依赖出口的陷阱。     五、2002年的总结   2002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的生产规模在俄罗斯名列第三位。   2002年的总结表明,计划中的转折已开始变成现实。与上年相比,2002年森工系统工业生产的实际规模扩大了13.3%,用货币形式表示则为23%。然而,圆木成本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销售价格的增长速度。2002年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向亚太地区国家出口木材602万立方米(2001年为543万立方米),其中,圆木的出口量为588万立方米,锯材出口量11.5万立方米。   但是,主要的问题并未解决,加工产品的出口并未增长,其基本任务指标只完成了67%。   中国仍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的主要进口商,占全部出口量的60%,并继续巩固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森工系统对中国市场行情的依赖性。     六、战略目标   2003年及今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林业部的任务是,激励分散的森工系统企业在新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形式上进行联合,以便建立效率高和有发展能力的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应具备解决道路网络建设和维持、生产技术改造、开展原料加工等方面的商业任务的能力。为了提高林产品的商品率,制定了超前发展加工生产的任务。为此应通过扩大木材采伐及内部资金的再分配来积累资金。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还有木材深加工的新工艺,其中期前景任务可能是将废料和劣质木材加工成燃料商品,建立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即将实施的计划还有,筹建一些保障原料深加工基地的大型项目方案,预计可能会吸引外国公司参与,其中,除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建设细木工板厂外,还计划在边疆区的港口附近企业内建立若干个锯材生产厂、出口板条生产厂,及其他产品生产厂。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并不准备在全部规模指标上超过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和伊尔库茨克州,而是将切合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