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木材贸易形态发生了变化
0收藏0评论
2003-10-10 06:00:00
阅读量:1968分享量:0
在过去的20一30年里,世界贸易流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包括人工林在内新型林地不断涌现,天然林的过度开发,木材加工手段的创新,或者是对进口商品的要求发生改变。从1983年到1997年,木制品的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186%(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话,增长率要降低)。影响某种木材产品发展的特殊条件将决定流通形态的发展趋势。例如,由于美国的太平洋西北部地区限制采伐量,北美向东亚出口的针叶材工业圆材减少,而东亚增加了从前苏联、新西兰和智利的进口量,减少部分得到抵消。另一个例子是,由于资源枯竭和限制出口,西非和东南亚的某些传统加工国(科特迪瓦、菲律宾、印度尼西业)的阔叶材工业圆材出口量减小,但其它国家,主要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量增加又弥补了部分缺口。胶合板的贸易形态也经历了重要转变。这对出口国造成的影响大于进口国。20世纪70年代.南朝鲜和中国台湾都是转口加工,领导着胶合板的出口浪潮,但是到90年代它们已经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所取代了。
新产品的开发也导致了新的贸易形态。例如,加拿大对美国的定向刨花板出口量和欧洲内部中密度纤维板(MDF)贸易量都得到增长。人工林产品的出现和某些木材加工生产线的建立(如建在巴西、智利、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爱尔兰)使得木浆、针叶锯材、木片和木质板材的贸易流向发生改变。经济扩张和封闭市场的开放也增加了某些国家的进口量,中国从亚太地区的进口情况就是明显例证。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