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利用已走向精深加工
0收藏0评论
2003-10-17 06:00:00
阅读量:1828分享量:0
中新社咸宁10月12日电 国际竹藤组织(INBAR)今天在此间举行主题为“竹材工业化的利用”国际竹研讨会,中国林科院院长、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在会上称,中国竹材利用已突破千百年的传统,正向精深加工的工业化领域拓展。
江泽慧说,中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中心,不仅是全球第一大竹产国,而且对竹材的经营利用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竹类主要用于食用、药用、生活器具、编制工艺品等方面,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古人食笋的记载。
江泽慧说,中国竹材当今工业化的利用已突破传统,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和生态效用好的良好态势,在科技含量高的竹材人造板开发、竹层积材板式家具、竹浆造纸、竹纤维开发利用、竹类竹醋液利用及开发利用竹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到向精深加工利用及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年加工产值达50亿美元。
但她同时指出,中国对近500种竹种的经济利用不到20种,其他竹种类处于荒芜杂生状态,中国95%以上竹原料基地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为此,她建议中国竹产区要重视原料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的竹产业发展之路。
1997年,由中国与加拿大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国际竹藤组织(INBAR),是第一个将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提供有关竹藤利用和研究成果信息,以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改善生活,目前在中国、加拿大等20余成员国设有350个团体机构。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