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
0收藏0评论
2003-11-11 07:00:00
阅读量:1730分享量:0
牐牎案吒叩男税擦胍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曾引动无数人对兴安岭那份浪漫的向往。然而,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今年8月下旬的兴安岭之行,所见所闻,却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与震惊。
牐犐林资源危机四伏
牐 大兴安岭林区现在的天然林资源情况与开发初期(1962年)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个林区活立木总蓄积下降,可采资源锐减,已由开发初期的7.2亿立方米减少到2002年的5.2亿立方米,减少了28.8%。近一百年,南部林缘向北已经退缩了140公里,年均减少林地4000公顷。特别是嫩江两岸由南向北的破坏,甚至在东南部出现无植被庇护的三角形干旱、半干旱地带。
牐 可采资源数量减少。2002年的森林资源数量与1962年相比,有林地的单位面积蓄积下降了27.9%,疏林地的单位面积蓄积下降了33.3%。而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重由解放初期的65.7%下降到现在的30.6%,蓄积比重由79.4%下降到现在的39.6%。2002年的森林资源数量与1962年相比,成过熟林的蓄积由4.6亿减少到2.03亿立方米,减少了55.9%,其中商品林中的成过熟林蓄积仅有2787.84万立方米。
牐 由于森林可采资源锐减,经测算,大兴安岭只能进行16年的木材生产。乔木树种成材平均至少要70年,其中兴安落叶松需要110~120年。而现有的中龄林进入可采的成熟林还需36年,也就是说将出现36年无资源可采的严酷事实。
牐犓土流失日益严重
牐 据国家应用卫星遥感对大兴安岭林区水土流失普查结果显示,1986年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4267.2平方公里,2002年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到22735.3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4%。在天保工程实施5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不痛苦地承认,大兴安岭林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和速度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牐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三卡乡和加北乡,记者了解到,60、70年代开垦的5°~10°坡地耕地,由于水土流失,经历30多年的时间约有30厘米厚的肥沃黑土已全部被侵蚀掉,出现的土地沙化,局部岩石裸露。大部分侵蚀的耕地现在的每公顷年产量不到750公斤,比垦殖初期下降了60%,而且还需要增施相当数量的化肥。黑龙江漠河至呼玛段,境长仅792公里,沿岸水土流失面积就达70.86平方公里。由于降水冲刷和冰凌等外力的原因,黑龙江右岸出现多处坍塌,使主航道(国界)向我国一侧移动。其中塔河县某段,与1956年版图比较,现在国境线已后退200多米,有的甚至达500米。仅中上游江段每年流失就相当于10~16个珍宝岛。
牐 由于原始林和湿地面积的减少,渐危的樟子松已散若晨星,面积减少了65%;红皮云杉、草苁蓉、沙参等药用植物呈减少的趋势,受保护的植物种类由原来的9种增加到现在的21种。数种候鸟已不在大兴安岭栖息;江河湖泊所特有的冷水鱼也逐渐减少。
牐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森林病虫鼠害受害面积逐年增加,呈现危害加重的趋势。从上世纪70年代年均发生3620公顷,到80年代的70250公顷、90年代197190公顷,90年代增加了樟子松红斑病、松疱锈病,2002年又发生了黄褐天幕毛虫,其发生面积达23.56万公顷。
牐犉候条件日趋恶化
牐 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素有“高寒禁区之称”。自50年代起,特别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林区气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牐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1988年以后不仅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增多,发生概率也上升到0.7%,而且降水强度加大,洪涝灾害明显增加,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就达6次之多。而1992年6月7日还发生了罕见的霜冻冰雪天气,据加格达奇中心苗圃记载,堂堂夏季地表温度却只有-10.9℃。这次突然降温,因冻害造成数万亩农作物绝产,树木长出来的枝芽大多被冻死;2001年的4月7日兴安岭地区首次出现严重的沙尘天气,造成居民极大的恐慌;2002年7月5日出现连续5天的高温天气,最高温度达38℃以上。
牐 由于林地减少、林相变化,局部小气候发生大幅度的变化。目前强对流天气增加,雷电日数增多,雹灾频发,甚至初夏的低温冻害,7月份的高温少雨等,都造成了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4月7日大兴安岭全区发生了沙尘天气; 2002年7月5日出现的连续5天高于38℃的高温天气,使大兴安岭林区在2002年发生了少有的夏季森林火灾;又因冬季降雪量不足历年平均降雪量的5成,春季气温偏高,造成2003年3月20日发生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冬季地下复燃火,其发生时间早、火点多、火线长、过火面积大、燃烧时间长等都是历史上罕见的。
牐 近年来,不仅黑龙江干流洪灾频发,而且支流也有特大洪灾出现,1991年6月31日呼玛上游,平日本是几十米宽波澜不惊的小河,在一阵大雨后,即成汪洋之势,水势不仅凶猛,而且汛期大大提前,这场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举世震惊的“五七”大火,达5.1亿元人民币。1998年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殃及整个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灾害持续50天,受灾人口达150万,其中72万人被迫离家,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事实上这是大兴安岭森林采伐面积累计超过集水区控制面积1/3所带来的后果。
牐 以上种种现象均说明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在向失衡方向发展,如再不及时加强对大兴安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