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要走品牌路
0收藏0评论
2004-01-15 07:00:00
阅读量:1520分享量:0
2003年对于中国家具企业来说可谓潮起潮落。
在国际市场,中国家具以其质优价廉保持着强劲的出口势头。10月中旬,美国28家家具企业联合对中国企业提出反倾销,11月中旬,美国全美零售协会发表声明,反对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家具加征关税。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对中国家具企业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那就是加紧开创家具品牌新格局。
打造品牌不是华山一条道
品牌资本是成功企业最核心的因子,建立真正的、长久的品牌资本对于企业来说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运。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品牌的打造需要巨大的资本沉淀,品牌的打造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整合。
中国家具业需要产业细分、产业整合。世界重要家具生产大国从中国进口增加说明国际市场容量大,中国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较好的竞争力;这些国家的家具正在和将要进行一些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全球化的直接结果彻底改变了竞争的形态。企业如果想持续获得成功,除了保留过去最为本质的一部分技术和能力外,还必须对当今的经济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重新思考的基础上修正企业的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的过程是和众多关系方相互联系的过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企业最终所要追求的就是和其关系方相互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的一个潜在资产。结成战略联盟的过程正是企业资产逐步增值的过程。
如何能够在整体上把握市场的竞争结构,真正高明的竞争策略不是与人“火并”,而是持续拓展企业的利润区域。企业必须分辨出它能有效为之服务的、最具利润前景的细分市场,深入挖潜,精耕细作。任何市场需求的背后都隐藏着可以被进一步明确细分的潜力和可能,企业在既定的市场需求面前决不是无所作为的。有人形象地把细分喻之为“金锁链”,抓住其中的一个“链接点”就能带来财运。避免加入终端,不直面极其残酷的竞争,自愿加入大品牌队伍,成为其链条中的一个关节点,不断递增的竞争平台和竞争优势也正是由此而诞生的。
打造品牌需要当“铁路警察”
面对家具市场严峻的现实,中国家具业的困惑除了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外,还缺乏系统的营销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市场网络。
许多企业非常重视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各自拥有近万人的销售和服务队伍,毕竟他们能够销售的产品种类和品牌数量比厂家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要多得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力的浪费。对于上游厂家来说,过去因为商家太弱小,厂家别无选择,只好自己去铺路,自己去维持一个庞大的销售队伍,大批的人马就像大量的广告一样只能和竞争对手的投入相互抵消。厂家不希望自己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可见,不是制造商故意瓜分市场,而是我们还没有出现真正有能力消化市场的商家。
事实上,厂家更希望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充当“铁路警察”,专心致志搞研发、生产、塑造强势品牌。他们希望国内出现大的流通企业,来承担商品流通的任务。尽管这两年商业资本在国内许多产业链中表现活跃,但它们基本上还是区域性流通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制造商在全国市场销售产品,为它们提供所期望的商业流通服务。
设计是核心竞争力
用设计推动国际和国内市场对中国家具品牌的认知、认可,从而锻造强势品牌是中国家具企业必然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
然而,国内设计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资料显示,国内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一个设计师。如何扩大设计队伍,国外同样有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经历了市场的几起几落后,渐渐有所领悟的投资者才认识到了设计的重要。然而这种认识仍然是在无法摆脱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而妥协的,在尽可能少的支付设计师酬金的背景下,设计者无法全心投入而使设计再次流于肤浅。投资者只想借设计师之名或营造某种理解,而将设计只停留在各种概念的炒作,在各种牵强的理念下设计又成为一张张脸谱,只有一层薄薄的外壳。依靠设计将产品带到一个更高、更大的层面,从而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设计是最关键的瓶颈。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