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劣板盛行 品牌板愤怒
0收藏0评论
2004-04-13 06:00:00
阅读量:1520分享量:0
南方网讯 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圣象集团宣布退出各种名目的地板行业评比。目前地板行业假评比、乱认证十分猖獗,一些伪劣地板商乘机利用知名地板品牌形象,利用不正当评比手段与圣象品牌站在一起,达到宣传自身的目的。伪劣地板通过参与滥评比、混入精装修等渠道,改头换面“更新换代”。继续扰乱市场秩序,圣象公司表示——只参加像国家统计局行业信息发布中心每年发布一次的行业排名这样客观的评比,和只参加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活动。
以“退出”对抗“滥评比”
木地板行业的各种评比泛滥,已使消费者面对眼花缭乱的奖项、认证,无所适从,即使一个很小的荣誉也有可能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影响。圣象集团市场部陈大男总经理表示:“我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小小一块地板能得到多少荣誉?现在有很多不正规的各种各样的证书,难辨真伪,我个人发现可能有几十种,这样任何一种地板都可能有一个证书,有一个即使是很小的荣誉总比没有要好,这样的话,消费者就难以分辨了。”
据圣象集团市场部王晓宇经理介绍说,现在圣象有时一天接到十多个关于强化木地板的评比或是获奖通知,一年下来评比可以达到上百个。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什么单位或组织送来通知,告诉你获得了“用户最信任品牌奖”之类的奖项。然后就把一些伪劣产品跟在知名品牌后面。在这些排名中,圣象作为行业老大自然是首当其冲。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消费者的投诉激增。中国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韩华胜接受采访时说,与前年相比,去年建材类的投诉有1.7万多件,增加了21%,这其中就包括了越来越多的强化木地板方面的投诉。
为此,圣象集团呼吁强化木地板的十多家大型正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宣布退出这一类的评比,“这样一来,那些伪劣产品自己排着也没有什么劲。消费者一看都是些没有听说过的品牌就不会再上这些当了。”
“五劣板”改头换面
强化木地板行业从1995年发展到现在已达到100多亿元的规模,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0%以上。如此大的市场自然是大家都不愿放过的,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一批以次充好的品牌、产品,市场上统称它们为“五劣板”。去年3·15圣象集团曾经邀请了建设部、中消协、各方记者召开鉴定会,带头呼吁清理国内强化木地板市场,取得了一定效果,使“五劣板”印象深入人心,大家对伪劣地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去年圣象将“五劣板”归纳为:怪味板、短命板、酥芯板、作坊板和“李鬼”板。
而圣象认为,今年“五劣板”改头换面,继续在强化木地板市场上行走江湖。这些新的伎俩我们把它归结为“新五劣板”。
“搭车板”利用不正规操作的各种评比,把自己的名字跟在名牌后面。甚至于有些五劣板竟成了“中国十大优质地板。”
“留洋板”花钱或者只进口少量外国产品就为办一个进口证明,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进口地板,而实际上买进了“五劣板”。
“小蜜板”通过超低价格和送回扣,进入目前流行的精装修楼盘。由于伪劣地板在短时间内不易用肉眼观察出来,使精装修用户的权益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害。
“隐身板”和装修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成为装修公司“推荐”的地板。消费者信任装修公司的配套服务(或者以不使用指定产品出现问题责任自负等理由),放心地让专业人士为自己选择地板,结果让劣质地板有机可乘。
“游击板”在北京、上海对“五劣板”的查检相对严格的情况下,进军小城市,利用小城市的消费者对“五劣板”认识的相对不足,抢占二三级市场。
事实上,去年在以圣象为首的强化木地板品牌联盟强势打击下,赤裸裸的“五劣板”在市场(特别是大城市的零售市场)上曾经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随全国打击“五劣板”宣传力度的加强与消费者自我鉴别和保护意识的增强,五劣板已经在相当的领域失去市场,转而以更加隐蔽和更具欺骗性的手法继续寻找他们行走江湖的方法。其实“五劣板”伪劣的本质丝毫没有改变而以上述那些新的形式继续开始涌入市场,及早发现并肃清“新五劣板”对行业与消费者的侵害成为今年强化木地板行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五劣板”的存在,已对行业整体信誉构成威胁,强化木地板特别是低端市场因受之影响最大而呈现出相当混乱的场面。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吕斌说,去年全国强化木地板抽查结果显示,按销售量(包括五劣板在内)统计,不合格率大概为20%,按品牌算,则有40%之多的品牌属劣质板。而这个数字,“还是有些保守的”。如果再不对五劣板进行严厉打击,整个行业和消费者都将受到巨大损失。
维护消费者利益需要企业、媒体与政府合力
“五劣板”的害处可谓不浅,“强化木地板强就强在耐磨、容易打理,这是它优于实木地板的地方。而五劣板用上一段时间,表面就磨得一塌糊涂。还有甲醛释放量绝大多数超标,长年下来就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有可能导致白血病。”韩华胜为消费者担心不已。
在这种形势下,行业规范的确立已是迫在眉睫。圣象集团市场部陈大男总经理呼吁,地板行业应当净化,大家都要有这种意识。当然这种制造伪劣地板的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得到根除,但是国家应当完善各种政策,要保证产品安全,使地板产品有一定的质量基本底线。即使有人生产的是中高挡产品,有的厂家生产的是中低挡产品,但大家生产出来的最起码都是合格产品。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例如美国曾有类似案例,一个小孩玩玩具时手指被玩具划伤,伤口受到了感染,其监护人告到法庭,结果厂家被罚了几百万元。这样执法力度加强了,各种企业就会不是不知道如何做假,而是不敢去作假,因为作假的风险和代价很大。
另外媒体的力量也很大,媒体可以引导公众,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加大政策确立的力度,使劣质地板不至于今天被查处,明天换个招牌又出来了。
记者手记打假持久战品牌为利器
新春伊始,地板巨头圣象集团就宣布退出各种名目繁多的评比与排行榜。目前市场上伪劣产品不能彻底肃清,“五劣板”始终是行业之痛,尤其在一些特定的渠道和地区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大品牌也只有退出评比,划清界限,才能免去是非,独善其身。事实上,打假是一场持久战,品牌是不二的利器。期货千变万化,只有依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