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前景巨大
0收藏0评论
2005-01-13 07:00:00
阅读量:1786分享量:0
我国木结构建筑前景巨大,其发展将有力带动和提升木材工业。
今年初,建设部出台我国第一个木结构设计标准规范,以及施工、验收规范,为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发展开了绿灯。如今年上海就投资1200万美元建木结构房示范区。中国每年新建住宅800万套以上,美、加、澳、日、芬兰、新西兰、德国都看好中国市场。
据介绍,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人为本、贴近自然、绿色环保、抗震、节能、防火、防潮、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且所用材料以人工速生林为主,不破坏天然林。对我国来说,俄罗斯有800亿立方米森林蓄积,资源有可靠保障。
木结构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美国住宅90%以上是木结构,欧洲、澳洲、日本及台湾都在快速发展木结构建筑。木材工业的前景应以建筑业为主,不能局限于家具和装修,从而可以带动许多新产品的发展。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和提升木材工业尤其是工程木制材料(EWP)和胶合板的发展。EWP就是通过系列加工,提高产品强度,主要品种有:单板层积材(LVL)、单板条层积材(PSL)、定向条层积材(OSL)、定向刨花板(OSB)等,优点是强度高、规模大、尺寸稳定、重量轻、耐火性能好等。
这些产品有两个市场:一是用于出口,如日本应用EWP就逐年增加,产量由1992年的12.7万立方米增加到2001年78.2万立方米,10年增长6倍。其进口量由1992年的2.1万立方米,增长到2001年的49.8万立方米,增长近24倍。二是国内木结构房屋。从它的诸多优点以及木结构房屋在世界的发展趋势看,在我国发展是不成问题的。资料表明,1998年以前我国每年木结构房屋竣工面积为2万平方米,1994年为4万平方米,2000年8万平方米,2001年达到12万平方米。 木结构房屋在我国还没有大量发展,一是观念问题,决策者和广大消费者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二是价格偏高,因为现在全部构件由国外生产,整套运到我国安装,成本必然高。一旦构件生产本土化,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落叶构资源,必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