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新世纪我国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综述
2005-04-03 06:00:00 阅读 1857次 分享 0次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题:盛世兴林绿染神州--新世纪我国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 董峻     春风染绿,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季节。     4月2日是北京第21个全民义务植树日。一大早,首都各界群众200余万人奔赴城近郊区各植树点,加入植树造林、绿化首都的行列。     在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下,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开展,先后共有9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种树超过448.8亿株。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土绿化事业迈上新台阶,林业建设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     中国林业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相继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促使中国林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布,确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同年9月,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对新世纪中国林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自此,中国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历史,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林业的战略思想、布局和目标就此确定:     战略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战略布局--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框架,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战略目标--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到202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此后,各省区市相继召开了林业会议,制发了林业文件,出台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措施,为加快林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     一系列中央政策和各地出台的配套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林业的内在活力,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林业聚集,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喜人景象。非公有制主体投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民营林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造林绿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每年7000万亩,猛增到2002年的1.12亿亩,2003年则达到1.6亿亩,营造林连续3年超过1亿亩大关。     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林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造板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林业产业年总产值已经达到6000多亿元。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生态建设的航空母舰     上世纪末长江流域和东北松嫩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深刻反思。此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调整,将原有的17项林业工程整合为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斥资数千亿元,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从根本上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国有林区的天然林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中上游、黄河中游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这是我国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75个县;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计划在2001年至2015年间,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亿亩。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涵盖了我国严重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物种丰富和生物多样性脆弱等生态建设的各个重点区域,构成了一个整治国土的整体架构。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投资之巨,均为历史所罕见,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保护面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规划建设年限、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规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的范围创下四项世界之最,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实施六年来,许多地方初步呈现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江河安宁的喜人景象。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持续双增长;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每年的全国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扩展面积;水土流失面积由过去的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强度不断减轻,全国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55.7%的野生动物稳中有升,许多湿地恢复了生态功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担负更重要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社会共识。     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新世纪我国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综述
0收藏0评论
2005-04-03 06:00:00  

阅读量:1857分享量:0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题:盛世兴林绿染神州--新世纪我国林业建设跨越式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 董峻     春风染绿,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季节。     4月2日是北京第21个全民义务植树日。一大早,首都各界群众200余万人奔赴城近郊区各植树点,加入植树造林、绿化首都的行列。     在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下,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开展,先后共有93.9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种树超过448.8亿株。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土绿化事业迈上新台阶,林业建设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     中国林业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相继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促使中国林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布,确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同年9月,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对新世纪中国林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自此,中国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历史,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林业的战略思想、布局和目标就此确定:     战略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战略布局--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框架,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战略目标--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到202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此后,各省区市相继召开了林业会议,制发了林业文件,出台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措施,为加快林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     一系列中央政策和各地出台的配套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林业的内在活力,各种生产要素迅速向林业聚集,呈现出盛世兴林的喜人景象。非公有制主体投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民营林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造林绿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每年7000万亩,猛增到2002年的1.12亿亩,2003年则达到1.6亿亩,营造林连续3年超过1亿亩大关。     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林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人造板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林业产业年总产值已经达到6000多亿元。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生态建设的航空母舰     上世纪末长江流域和东北松嫩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全社会对林业建设的深刻反思。此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做出调整,将原有的17项林业工程整合为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斥资数千亿元,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从根本上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国有林区的天然林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解决长江中上游、黄河中游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这是我国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75个县;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湿地地区等;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主要解决木材供应问题,减轻木材需求对森林资源的压力。计划在2001年至2015年间,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亿亩。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涵盖了我国严重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物种丰富和生物多样性脆弱等生态建设的各个重点区域,构成了一个整治国土的整体架构。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投资之巨,均为历史所罕见,成为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保护面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规划建设年限、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规模、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的范围创下四项世界之最,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实施六年来,许多地方初步呈现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江河安宁的喜人景象。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持续双增长;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每年的全国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扩展面积;水土流失面积由过去的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强度不断减轻,全国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55.7%的野生动物稳中有升,许多湿地恢复了生态功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担负更重要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社会共识。     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