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宫之城町竹业开发情况
0收藏0评论
2005-04-07 06:00:00
阅读量:1923分享量:0
宫之城町位于日本国南端鹿儿岛县的西北部,在九州地区著名的大河川内川贯穿南北,三条国道通过全町,海拔1067米的紫尾山耸立在最北端,全町面积149.95平方公里,人口18684人,年均气温16.4℃,年均降水量2889mm。
宫之城町是个水源充沛、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的城市。现在正以建设"兴旺、齐心、辉煌"的宫之城作为奋斗目标,号召町民和政府官员齐心协力为实现新目标而努力。
宫之城町又是日本著名的竹乡,竹林面积642公顷,是日本町一级中竹林面积最大,经营管理最好的町,世界竹子大会和日本全国竹子大会都曾在该町召开。
一、历史悠久,富有美丽传说
宫之城建町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秦始皇为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徐福东渡到过这个神秘而有趣的紫屋山。公元1736年(元文元年)宫之城的21代藩主岛津吉贵从中国引进二株毛竹种在矶别邸繁殖,百年后的1837年(天保八年),第27代藩主岛津齐兴,特建立了纪念亭,刻下了《江南竹记》石碑作为永久纪念。更有趣的是: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竹姬姑娘"的传说。有一对老夫妇,没有生儿育女,靠精心育竹,挖笋、砍竹出卖为生,有一天砍完竹子,忽然从竹蔸里冒出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家三口人相依为命,随着光阴流逝,姑娘越长越漂亮,许多男青年向她求婚,她选了三位帅哥,出题面试,谁答对就嫁给谁,结果没有一个答对,她只好飞上天去,传说月宫里的嫦娥把她接走。从而留下"竹姬姑娘"的神话,代代传诵着。宫之城町也成为"竹姬姑娘"的故里,并在町街中心塑了"竹姬姑娘"的雕象,让后人瞻仰。
二、标号经营,出笋量首创吉尼斯纪录
宫之城町的毛竹经营,以农户经营为主,一般以笋材两用林模式进行低产改造,高产科学管育,通过毛竹标号进行合理采伐,砍五留四,优化竹林结构,促进早出笋、早上市,多出笋,高产量,并创造出笋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1998年(平成10年)3月,在久富木区的竹农鲛岛亮的毛竹林中发现一根1.21米长的竹鞭竟生长了38个笋,信息传开,轰动了全町,经有关科技研究人员现场参观鉴定,无不惊叹地说是世界罕见,并采取了保护措施,到7月24日,经有关专家确认是世界第一,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颁发了证书给鲛岛亮。现在实物标本存放在宫之城町竹工艺品展览馆内供参观展览,入馆参观人数已达60万人次。
三、笋竹加工,创日本第一
宫之城町的笋竹加工形成中心基地。宫之城町的竹笋在日本全国最早上市,每年10月3日就有鲜笋进东京、上名古屋市场,一直供应到翌年4月4日。竹材加工更是发祥地,除了民间传统工艺品外,还设专门工艺培训班,请浙江省竹工艺美术师传授技艺,创造新作品。不仅工艺精湛,品种繁多,而且成为鹿儿岛县指定传统工艺品。特别是供应插花艺术用的竹制品占全日本的80%以上。全町竹笋生产振兴会会员150人,专门从事鲜笋收购和销售。笋竹加工企业2个,专门从事水煮笋和竹制品加工等。
四、创建竹林公园,开发竹文化旅游
宫之城町非常重视弘扬竹文化,投资9亿2千万日元(相当7000万人民币)创建一个面积10.5公顷的竹林公园。从1989年动工兴建,迄今初具规模,建有纪念碑、品种园,庭园、菖蒲池、运动场、和式茶室以及步行道等。一进门就有一组象征竹子的纪念碑,共10根,根根保持独立的风格,中间2根较高,又相互重合,象征着人们手牵手,亲密友爱;竹庭园是纯和式的庭园;竹品种园有引进品种和乡土品种共50多种;菖蒲池以各种矮竹和几百种花卉组成各种造形的花池、绿廊、绿带等做到四季都有盛开的鲜花,供参观游览者品赏。
宫之城的主要街道亦非常整洁,以竹子为行道树、绿化带,以竹灯为路灯,以笋壳、竹筒为街头巷尾广告商标牌,以竹筒插花为商店美化增添竹文化品味。宫之城为此受到日本国建设大臣的表彰。
五、开展国际交流,提高知名度
以竹子为联系纽带,开展国际间交流和合作。1990年第三届世界竹子大会在宫之城召开。为了引进新品种、新工艺,共同探讨竹子开发,先后多次组团到浙江、福建参观学习,并参加在浙江省安吉县举办的中国竹文化节和第二届中国竹子之乡联谊会,经双方协商,安吉县应邀参加日本全国竹子大会,并于1998年11月5日正式缔结町县友好盟约,还在竹子公园纪念碑附近种下二株龟甲竹作为友好纪念竹。
1998年11月第39回《日本全国竹子大会暨全国3市4町的"竹姬姑娘"文化节在宫之城町召开,大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共谋提高笋竹加工技术、扩大市场、改善流通、振兴竹产业化进程。全国在该町召开大会已经是第二回,可见该町竹业开发在日本具有重要地位。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