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具产业“逼上梁山”
0收藏0评论
2005-06-14 06:00:00
阅读量:1857分享量: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市场,家具销量全球第一,2004年达到730亿美元,占全球总产值的1/3强。美国家具生产能力估计为500亿美元左右,由四方面组成,住房家具生产约250亿美元,软件家具110亿美元,办公家具94亿美元,厨房家具54亿美元,总计508亿美元。缺口近200亿美元。美国属纯进口家具国,每年都要进口数百亿美元家具来满足美国人民对家具的消费需求。
家具产品劳动力成本占40%以上。近5年来,由于美国家具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国家具工人每小时工资20美元),美国家具制造业面临生存危机,不断关厂。如美国国际家具公司早在2001年就关闭了12家工厂,2002年又关闭了5家。公司总裁莱恩先生认为,这将是美国整个家具业的一种趋势。据美国《今日家具》报道,就美国家具而言,美国本土制造商因为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而被迫将国内一半的市场拱手让给海外进口产品。美国商务部称,在过去3年中,美国制造的卧室家具销售额减少了21%,而进口家具销售额增长了121%。根据美国劳工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年~5年中,木质家具制造业已丧失了3.47万个就业岗位。木质家具制造业在2000年有工人12.97万名,到2003年5月,仅有9.5万名工人,工人岗位丧失27%。过去5年中,在北卡罗莱纳州和弗吉尼亚州几乎每家大型家具制造商都关闭在美的工厂以转移至中国。北卡罗莱纳州每天都有纺织厂和家具厂倒闭。北卡罗莱纳州当地居民有7万人在家具制造业工作,2003年已有3800人失业。美国民用家具制造业优势已经丧失,处于危险的崩溃境地。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美国木质家具制造业难逃萎缩,甚至崩盘的命运。
诚然,美国木质家具制造业正积极寻求出路。中国有句古话——“车到山前必有路”。美国木质家具制造业有三种出路。
——制造厂商整体外迁。发达国家的家具制造业向低成本生产要素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这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趋势。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都在走这条路。新加坡的家具业已有2/3的企业迁移海外。美国近10年来。已有一大部分家具制造业开始向海外迁移,如中国、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据国内媒体最新报道,美国许多新的、大型的家具工厂在广州、厦门、上海和昆山建立起来。这是世界家具大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必然趋势。
——到国外办合资企业。这一举措,基本上是首选中国。除了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中国家具工人每月工资60美元),中国家具制造业现有企业规模、设备、技术和工艺堪称世界一流。在中国办合资企业,美方可减少近50%的资金投入,产品除返销美国外,还可以通过中国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直接销售中国广阔的市场。
——进口部件,回美国总装。中国和越南都有一批家具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专门生产半成品或部件。目前,越南主要生产零部件,然后交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工厂去做成品。中国新疆的美克与美国一家最大的家具组装工厂建立战略联盟,为其提供上游产品,由各厂自己组装贴牌销售。年销售19亿美元的美国布朗德公司2002年与5家中国家具生产商(美克、台升等)签订协议,向位于克拉顿地区的民用家具生产商提供家具配件和半成品,中国这5家公司每年将获得价值3.7亿美元的生意。美国司马捷·瓦留史帝家具公司总裁汤普森说,他的公司与中国5家卧房家具工厂有业务往来。
美国另外有一个化解办法是,将在中国生产的家具半成品运到另一个国家去组装,然后再运到美国。
印度的研究报告说:美国许多生产厂不能生存,只好远走高飞,另觅生路。世界上1/3的工厂要么关门大吉,要么迁往别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近年来,海外竞争的加剧使得发达国家低技能劳动者因薪资过高而被市场所排斥。美国社会在这场变革中给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