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抢了意大利“椅王”之位
0收藏0评论
2005-12-08 07:00:00
阅读量:1834分享量:0
世界最大的椅子有七层楼高,重量约23吨,坐落在意大利一个只有7000人口的小镇曼扎诺。这张巨椅是当地一度兴旺的制椅业的标志;中国安吉,从一个以竹子闻名的小镇变成一个世界椅子生产工场,给世界展示了一个中国奇迹。最新一期《时代》杂志的报道指出,曾经是意大利
经济支柱的中小企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中国安吉要保住优势,也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
意大利曼扎诺:“制椅巨人”败在中国手下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曼扎诺与周边10个社区都以制作椅子为主要产业。这个地区被称为“制椅三角”,每年生产4000万张各种类型的的椅子。当地人曾自豪地说,全世界每卖出三张椅子,就有一张产自曼扎诺。“我们曾经是欧洲的‘中国’。”当地一个椅子厂的老板说。
在过去三年里,曼扎诺大约有200家公司倒闭,剩下的900家企业在挣扎中生存。一度是世界办公室旋转椅生产主力的曼扎诺几乎被中国的生产厂家彻底打败了。而且,中国还打入了其他种类椅子的市场。当谈到这个“危机”时,当地一家主要银行的总经理叹息说:“我们见到人们含着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
在意大利,曾经因为灵活有力而成为该国经济主力的中小型企业中,大部分都感到无法就应付世界的快速变化而带来的挑战。意大利经济结构就像是专门用来被中国打击的一样。从纺织业到制鞋业到家具业,意大利公司可以说是守地尽失。
在曼扎诺,不少企业的老板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没有人能阻止中国的发展。”扎莫说.他是曼扎诺少数几家仍能生存下去的生产厂家的老板之一。为了降低成本,他从中国进口铝制的椅子的框架,从而节省了40%的成本。
虽然情况不太乐观,不过在曼扎诺一家主要银行当总经理的贝尔纳多认为不应该想得太悲观。他说,当地的企业投资额今年仍有增加,“企业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生产,但我们必段留住人才和技术。”
图:曼扎诺镇上的巨型椅子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中国安吉:从竹乡到“椅业之乡”
浙江省安吉县距离上海大约200公里。1800年前,当时的皇帝十分喜欢这里的竹子,并把这里命名为“安吉”,是安静吉祥之意。多年以来,这里的人主要以竹子加工和种植白茶为生。1982年,当地政府在这里开了一个工厂,专为附近大学的实验室生产五轮旋转椅。不久后,这里开始有农民自己投资开厂。
今年,安吉的460家工厂将生将总值7.4亿美元的椅子(比2003年增加一倍有多),当中近半是用于出口的。安吉椅业协会的副秘书长林环容(音译)说:“中国每三张办公室用椅子就有一张是在这里生产的。”2003年,中国政府授予安吉“椅业之乡”的称号。
目前,中国许多生产厂家已开始生产更高档的产品争抢欧洲的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家具出口总值达65亿美元,大有赶上意大利这个世界家具出口大国的势头。“开始时,你可能认为中国的产品质量不怎么样,但他们现在已可以生产任何(档次)的产品了。”美国家具连锁店Do鄄mainHomeFashions的行政总裁朱迪·乔治说道。在安吉,这个变化也正在进行中。1993年,23岁的当地农民朱康林(音译)筹集了3000美元,做起了组装椅子的生意。现在,他的公司生产1000种不同类型的办公室用椅,从真皮大班椅到布艺小椅子等应有尽有。去年,他获得了第一份出口合同,今年,他参加了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家具展,把他公司的80%、总值300万美元的产品推销往20个国家。他说:“在安吉,我做的只算小生意,我们仍会不断发展。”
意大利的还击:从小变大增强实力
意大利有办法回击吗?阿莱山多·卡里格里斯有一个生硬的回答:“我们要赢回顾客的忠实度!”
卡里格里斯已经60岁了,他在曼扎诺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公司从他祖父在1923年创立以来,一直在扩大。去年,公司的收入增长了12%,达到1400万美元。他的产品包括除了椅子外,还有沙发、床等家具,并打出了“意式生活”的口号。为了节省成本,他把公司的木材加工的工序拿到克罗地亚完成,因为那里与木材的产地邻近;而装饰部分则在波斯尼亚完成,因为那里的工人工资是意大利的十分之一。最近,卡里格里斯在日本开了分公司,他说:“我们仍要增加投资,要更贴近市场。”
图:曼扎诺的椅子生产商们正想尽办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安吉的忧虑:国际竞争不能只靠低价
意大利厂商也别以为中国的对手发展得很顺利。他们也在担心保不住优势。现在,安吉约有21万制椅工人,当中大部分是本地人,他们月薪大约是185美元。随着新工厂不断建起,劳动力资源也开始变得紧张,生产商们恐怕维持不了低价的生产成本。
据安吉椅业网站介绍,到2012年,安吉有望拥有两个以上的达到国际标准的品牌。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广东东莞开家具有厂的香港人邝先生说:“几年前,中国每年只培养1000名设计师,但现在中国每年培养成千上万的设计人才。这将会改变整个行业。”
虽然与意大利厂商相比,中国企业有许多优势,不过,安吉人知道他们不能永远吃这个老本,产品的价格也不可能长期有优势。2000年开始入行开制椅厂的王永琦最近就研究了一系列西班牙的产品,然后叹息道:“我们用的材料越来越贵了,我们只有在设计方面改进,才能提高产品的价格。不然,客户会到越南或中国的其它地区去找生产厂商。”椅子是用来坐的,但在全球化的供应链里,只有那些永远不愿坐下,每天都不停前进的生产商才能取胜。(专题编译安纯)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