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绿丰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速生丰产林综述
0收藏0评论
2006-06-07 06:00:00
阅读量:1869分享量:0
辽宁绿丰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动站在国
家林业结构战略性转变的高度,从全局出发,确定了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项目,
把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并重双赢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丰产林产业综合
效益最大化,走上了林板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之路。目前,绿丰园公司成功地进行
了41万立方米板材深加工生产,正在逐步实现百万亩原料林基地建设任务。
锁定效益增长点
一个企业能不能逐步做大做强,首先取决于经营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长期发
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绿丰园公司在林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正逢国家林业局提出了
“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项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时隔不
久,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确定了非公有制林
业的合法地位,确立了速生丰产林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绿丰园公司董事长
李绍成同志先后两次组织公司领导,专题研究加快速生丰产林产业发展问题。公
司上下及时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对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从
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已经被国家确定为新时
期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在国家推进五项转变中起着核心和杠杆的重要作用,
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保护。二是速生丰产林工程在今后永远承担着我国木
材和林产品供应的重任,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朝阳产业。三是
工程建设市场化,政府构筑平台,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融资,能够有效地解
决过去制约林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因此,未来一定会出现全社会办林业、全
民办林业的新局面。
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林业政策调整改革的目标方针上后,公司坚定了加
速发展速生丰产林这个生产经营项目的信心和决心。从此,全体员工自觉地把企
业前途命运与国家林业发展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企业的财力、物力和领导
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中来。
绿丰园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端正企业效益观
建立生态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是绿丰园公司的既定方针。首
先,坚持林业生态效益第一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加强生态
建设放在首位,把提高森林覆盖率作为务林人的效益观。绿丰园公司从大面积植
树造林、改造老残林、整治荒山荒地入手,为扩大造林面积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基础建设。
其次,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保持原料林生态功能与人造板加工需要,有计划
按比例的良性循环,实现永续利用。从2000年以来,绿丰园公司造林地域已经由
过去以新民为中心的法库、康平等周边地区,扩展到辽宁西部、吉林西部和内蒙
古东部,造林和收购成林的数量由过去的20万亩,增加到40万亩。最近,绿丰园
公司与内蒙古扎赉特旗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决心用3-5年的时间,完成百万亩原料
林基地建设的宏伟目标,从而加大生态工程面积和原料林储备能力。
最后,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大力发展速生杨。绿丰园公司把加快资源培育作
为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选择速生优质、经济价值高的杨树优良品种,进
行重点发展,形成绿丰园公司多年栽植的拳头产品。绿丰园公司每年春秋两季都
组织员工,并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机械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办法,在限定的农时
季节大打植树造林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十分可喜的成就,为实施以生态为主的
林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为木材深加工增加了后备资源。
实现林业产业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林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实现林工贸一体化。绿丰
园总公司为了提高林业产业化的关联度,坚持以原料林为基础,以深加工为龙头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打造林业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谋求林产业的整体效
益。
一是形成“育苗-栽植-管护-采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自产原料自
制产品,以低成本投入实现高利润产出。
二是启动41万立方米林产品深加工项目。绿丰园公司在新民基地建设的人造
板现代化工厂,2006年5月份组装调试完毕,并于5月下旬正式启动,第一批胶合
板已顺利下线。主要生产细木工板、胶合板、多层板等。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与现
代高科技设备的结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达到了生产一批,成功一批,优化一批
,为早日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了基础。
三是加快中德合资项目进展。绿丰园公司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已正式签约,
并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双方合作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20万立方米高密
度纤维板(HDF)生产项目。采用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发新产品
。该项目在产品质量、销售价格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将可显著
提高经济效益,使投资双方获得满意的回报,使林业真正走上一条林板一体化的
产业之路。
拓展发展新空间
农村是发展速生丰产林的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速生丰产林与农业、农村
、农民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绿丰园公司主营林业,又跳出林业,将发展速
生丰产林置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发挥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拓展了速生丰产林受惠区农村经济发展的
新空间。
最突出的贡献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岗位,使农民走上了致富的
道路。五年来,该公司仅在辽宁省新民、黑山、法库三市(县)营造速生丰产林
5.4万亩,遍及21个乡镇中的68个村。每到植树季节,绿丰园公司就地雇用季节工
,进行定植、施肥、浇水等造林工作,累计雇用当地农民达1.5万人次。而抚育及
林地间作,每年都雇佣2000人常年生产劳动,仅雇工费用一项,就使当地农民增
收1000万元。2006年5月份,绿丰园公司41万立方米木材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这
给当地农民又开拓了一条致富的渠道。该项目全部投产时,需要在当地雇用2000
名农民工。现在第一批从农民中选出的200名工人经过基地技术培训后,已经正式
上岗,成为合格的人造板加工厂的工人。这里的农民打工挣钱不出县,农民变工
人,社会闲职人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
最深刻的变化是,促进了乡风文明,乡村旧貌换新颜。新民市是我国的杨树
之乡,过去,该地区的每个村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部分集体所有的林地,其中老
龄过熟林,因为采伐政策及资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多村无力对这些林木进行
改造,不能将林木随时进入市场或者充分利用,制约了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发
展。绿丰园公司筹措大量资金,购置这些林地林木,既扩大了公司承包林地的总
量,增加了公司人造板的生产原料,又盘活了乡、村两级的林业资源,使各村村
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新民市三道岗子乡兰四家子村用林木转让及林地使用权
转包的钱,修了一条5公里长的柏油路,村民们走在路上乐在心头。
绿丰园公司的经营模式,为村民指引了林木产品进入市场的门路,启发和强
化了速生丰产林的种植、管护和销售的市场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速生丰
产林的积极性。现在,凡是绿丰园公司速生丰产林受惠区的村屯、河边路旁、田
间地头、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绝大部分都栽植了速生丰产林,绿化了农村,净化
了空气,同时陶冶了农民的道德情操。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