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邓州市杨树产业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0收藏0评论
2006-08-10 06:00:00
阅读量:1682分享量:0
中经网河南中心讯 近几年来,邓州市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市委、市政府把杨树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大事来抓,使杨树面积迅速扩张,木材加工业快速崛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了弄清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市统计局对邓州市以杨树为生产资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调查,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一、杨树产业的发展现状
邓州地处平原,刁、湍、严、赵等四条河流贯串东西,土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合速生杨树栽培生长。从80年代开始,邓州市群众已有在路边、池塘、房前屋后种植杨树的习惯,尤其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杨树产业的发展,把植树造林,培育经济增长点,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系统的富民工程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组织专业人员免费技术服务,坚持以“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网络”、“绿色庄园”等“四大绿色工程”为载体,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围绕产权私有化、结构立体化、苗木良种化、管理集约化大力开展“杨树经济”活动,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在2004年提出了3年种植杨树60万亩的目标,为邓州市杨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造林面积及存量资源
截止目前,邓州市拥有林木面积57.7万亩,其中2001年以来累计新造林51.2万亩,四旁植树近百万株,道路绿化1000多公里,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6.8%,活立木蓄积量1357万立方米,其中:小径材1153万立方米、中径材136万立方米、大径材68万立方米,杨树占全部林木总量的94%。
(二)木材加工业发展情况
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160家,个体木材加工业1500多户,主要分布在全市公路两侧。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2家。全市木材加工业年耗原木50万立方米,其中:本地20万立方米,外地30万立方米。目前我市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中,生产各类多层板的企业56家,旋切芯板的有1000多家(包括个体加工业),全市加工各类木制品达42万立方米,产品畅销广东、浙江、沈阳、上海、武汉等省市,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市木材加工业工业总产值达16.7亿元,实现利税0.5亿元,从业人员达万余人。木材加工业增加值占邓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1.5%,占全南阳市木材加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2005年与2001年相比,木材加工业总产值增长近41倍,资产增长30倍,从业人员增长10倍,目前林板一体化的杨树产业已初现雏形。
(三)杨树产业对邓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实现杨树产业化经营,对推动邓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邓州市按照多种模式发展杨树:如道路、河流、渠道两岸带状成片造林;荒山、荒坡成片造林,林瓜间作、林粮间作及林坡立体综合等。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杨树工业用材,使其面积可占至土地面积的20%左右,真正实现了既不占或少占耕地又收获木材,从而使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咨询、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兴旺,每年间接来自林业的收入上亿元。不仅如此,还吸收了大量劳动力,现在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事情做,打工、农活两不误。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直接从事木材加工生产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加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万人,年工资收入可达2亿多元。三是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木材加工销售的过程,也是农民认识市场、逐步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过程。全市160多个木材加工生产企业,上千人的木材营销队伍,把生意做到广东、上海、武汉等10多个省市,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人造胶合板等优质板材还出口到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更可喜的是,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农民的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四是为外商投资提供了项目平台。由于邓州市杨树产业的兴起,吸引了一批木材加工行业的外商来邓投资,12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中有6家为外商投资,投资额达近亿元。
二、目前杨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邓州市在发展杨树产业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营林水平低。农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林业的有效投入不够,管护措施跟不上,灌溉、松土、施肥、除草、修枝、病虫防治等不能适期、适时、适量,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阻碍了林业比较优势的提高。还有个别地方只管种植,不管养护,成活率偏低。
第二,产业化程度低。由于邓州市杨树产业处于刚起步阶段,资金、技术上的不足和加工企业经营中的急功近利,使林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突出表现在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小的多,规模大的加工企业少,初级加工的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外销的产品80%是胶合板,目前邓州市年产胶合板达40多万立方米,由于邓州市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不能在本地完成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工业增加值仅为6亿元。而这些胶合板被销往广东等地的大企业后,经过深加工制成高档家具、防火胶合板、强化木地板等,立即身价倍增,每立方米胶合板新增产值可达3000多元,以北圆木业有限公司为例,生产杨木胶合板每立方米为1500元,而进一步加工成实木(杨木)复合地板每立方米达10000多元,每立方米新增产值与胶合板相比高5.7倍。若这些深加工项目均能在邓州完成,仅此一项,邓州市年工业增加值将增加34亿元,占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81%,从而拉动邓州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三,发展后劲不足。原木市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受眼前利益的驱动和本地资源的局限,导致活立木蓄积量的增长滞后于加工需求量的增长,和木材加工业相比,木材种植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很难吸引到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四,杨树除径以外的其它部分,未能开发利用。据有关资料报道,杨树周身都是宝,杨树皮、叶、花絮不但可作饲料,而且还有更广泛的用途。目前,我们对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这部分资源白白浪费,杨树产业的经济效益未能全部发挥出来。
三、促进杨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要加快邓州市杨树产业发展速度,应按照立足第一产业、强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加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邓州杨树产业大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大跨越。
第一,深入开展“杨树经济年”活动,稳步提高林木覆盖率。近年来,邓州市杨树栽植量不少,但随着加工业的发展,采伐速度加快,使林木保存量较低,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林木覆盖率较低,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因此,要构建杨树产业化格局,就必须栽管并重,把营林造林与采伐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全面推行科学种植,进一步加快林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首先以品种更新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种苗工程,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逐步淘汰生长慢、适应性差、易受病虫害的低劣品种。其次是以开展“杨树经济年”活动为重点,继续实施“四大绿色工程”,我市林地资源有限,已造林57.7万亩,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提高林木生长量,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充分认识杨树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物属性,像种粮一样种树,从选种到育苗,从栽植到抚育,从采伐到加工,把杨树当作木本农作物来管理。
第二,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推进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木材加工是转化邓州市资源优势,推进“工业突破”、解决税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没有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彻底改变邓州市杨树产业粗放经营、浅层加工、效益低下、资源浪费这一现状,实现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由浅层次加工向深层次加工转化,是我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林木转化率的必经途径。首先,大力招商引资,扩大生产规模总量。把杨树产业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在优惠政策的制定、土地供应、配套服务、税费征收等诸方面给予足够的倾斜。既欢迎国内外客商来邓州办厂种树,也鼓励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收购,兼并邓州市面广量大的中小木材加工企业,尽快推动邓州市杨树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级化。其次,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企业横向联合。针对目前加工企业数量较多、分布较散的特点,本着相对集中的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开辟新的加工小区,把分散的个体加工户集中起来,培育规模优势。在加工区内,对初、粗加工企业进行改造,采取撤、停、并、转和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组建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就地消化小企业的初、粗产品,提高附加值。通过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运作,改变过去那种单兵游勇、各自为战的小范围盲目竞争的局面,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再次,拉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大力发展外向型创汇林业,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科技,引进先进的制造工艺,实现以板皮加工为主向多品种、深层次加工为主转变,生产大量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质量深层次的产品,如生产中高密度板、多层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再进一步加工成地板、家具等,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开发深度,努力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项目的引进上,要将沿海著名的家具企业引到邓州,使其就地加工增值,提高效益,增加对财政的贡献份额,拉动杨树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强化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落实专人挂帅,强化林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组织领导工作,推进配套服务向优质化方向转变。要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保护和促进林业生产和加工企业健康发展。在扩大资源上,进一步完善绿化造林的地方性法规,把营林造林的目标任务和相关人员的责权利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资金上,实行多渠道筹资,尤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三资向杨树产业发展聚集。要筹足用活育林基金,全部用于林业扩大再生产。对木材加工企业,要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在木材加工企业建成初期和经济效益较低时,减收或免收有关费用。在人才开发和技术引进上,加强与大专院校和木材加工知名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走联合开发的路子,建设好市、乡林业科技体系,培养更多的“泥腿子”专家,消化吸引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为邓州市杨树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充分发挥木材生产、加工大户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积极倡导成立林业合作协会,把彼此相互独立但在生产经营上又紧密联系的大户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抗御市场风浪的能力。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林权私有化。对沟渠路边、荒滩废地及镇、村组集体所有林木的管理,一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法,明确林地经营权属,把管理落实到个人,提高管理效益(R05)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