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复合地板要避免陷入营销误区
2006-08-21 06:00:00 阅读 1774次 分享 0次
近几年来,市场上复合地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品复合地板厂家经营规范,也赢得了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厂商为争夺市场,在经营上可谓花样百出。经笔者长期观察,发现仍存在很多误区。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业界关注。 误区之一:鱼与熊掌,大小通吃 尽管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企业发现让消费者掏钱包却越来越困难。究其根源在于,企业不能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不注重市场细分,而将有限的产品投向无限的大众市场。 大小通吃,往往导致富含利润和效益的市场强化不了,低附加值的市场也控制不了。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外地入沪企业为了将产品打入市场,甚至想出了“聪明”的办法:多品牌生产。即几个品牌系同一厂生产,却取了不同的姓氏(公司名称或商标),投放市场后最终引发渠道冲突、价格冲突,经销商苦不堪言。 误区之二:重价格,不重价值 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复合地板厂商不惜以“出血”的代价来引诱消费者上钩。行业不规范是一方面,但想用“投机”的办法来经营企业,必将走向灭亡。 产品价格不能维持下去,是因为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当然消费也就不能持续下去。“一分钱一分货”,这只是说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要做到“一份货十分钱”,就必须赋予“货”于更具价值的东西。 误区之三:重企业形象,忽略产品形象 这种形象在大中型复合地板企业中较为集中。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最多只听说其广告或某某公司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但对其产品却知之甚少。企业形象固然重要,但市场份额的争夺却主要依赖于产品形象亦即产品品牌的建设,而不仅仅是企业品牌的突出。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而不是一家企业的名字。 误区之四:过度促销,缺乏核心竞争力 曾有一知名大型建材商场,过完“地板节”过“地板周”再过“地板盛会”等,初见市场内车水马龙,一片片欣欣向荣。但在消费者对其麻痹而致观望后,该商场就黔驴技穷,门可罗雀。 在区域市场上,各品牌亦在促销手段上花样百出:炒作概念,血拼价格,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自拔。如果不确定企业持续的竞争力与发展力,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只会生存得更加艰难或者衰退得更加迅速。 过度促销是产品同质化的结果,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就是产品的创新。为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就要改变新产品研发模式的技术,并在产品诞生前形成市场壁垒,加强产品的市场号召力。 误区之五:重售中,轻售前与售后 销售产品时侃得天花乱坠,任何品牌的产品都可质保15年、20年。消费者使用后出现问题就竞相推诿,情况严重的干脆闭门走人...... 其实很多企业也关注售后,但因这一服务需支出大笔成本,单是顾客管理系统就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如果售后服务管理过于粗犷,拥有的客户资料根本达不到为营销服务的水准,更无法进行市场细分。 误区之六:人力资源管理,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复合地板行业的营销人员多半无职业安全感。许多企业在评定人才时,重业绩而轻创造业绩的过程。采取单纯的工资模式,不关注员工职业发展。 能进行正式培训的企业很少,很多培训工作也只是走过场、背背书而已。企业不仅要为提升公司的业绩而培训,更应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战略培训,以增强员工对变革的适应性。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用人观念,即要为自己的员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他们身上获取价值。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复合地板要避免陷入营销误区
0收藏0评论
2006-08-21 06:00:00  

阅读量:1774分享量:0

近几年来,市场上复合地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品复合地板厂家经营规范,也赢得了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厂商为争夺市场,在经营上可谓花样百出。经笔者长期观察,发现仍存在很多误区。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业界关注。 误区之一:鱼与熊掌,大小通吃 尽管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企业发现让消费者掏钱包却越来越困难。究其根源在于,企业不能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变化,不注重市场细分,而将有限的产品投向无限的大众市场。 大小通吃,往往导致富含利润和效益的市场强化不了,低附加值的市场也控制不了。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外地入沪企业为了将产品打入市场,甚至想出了“聪明”的办法:多品牌生产。即几个品牌系同一厂生产,却取了不同的姓氏(公司名称或商标),投放市场后最终引发渠道冲突、价格冲突,经销商苦不堪言。 误区之二:重价格,不重价值 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复合地板厂商不惜以“出血”的代价来引诱消费者上钩。行业不规范是一方面,但想用“投机”的办法来经营企业,必将走向灭亡。 产品价格不能维持下去,是因为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当然消费也就不能持续下去。“一分钱一分货”,这只是说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要做到“一份货十分钱”,就必须赋予“货”于更具价值的东西。 误区之三:重企业形象,忽略产品形象 这种形象在大中型复合地板企业中较为集中。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最多只听说其广告或某某公司实力雄厚,信誉良好,但对其产品却知之甚少。企业形象固然重要,但市场份额的争夺却主要依赖于产品形象亦即产品品牌的建设,而不仅仅是企业品牌的突出。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而不是一家企业的名字。 误区之四:过度促销,缺乏核心竞争力 曾有一知名大型建材商场,过完“地板节”过“地板周”再过“地板盛会”等,初见市场内车水马龙,一片片欣欣向荣。但在消费者对其麻痹而致观望后,该商场就黔驴技穷,门可罗雀。 在区域市场上,各品牌亦在促销手段上花样百出:炒作概念,血拼价格,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可自拔。如果不确定企业持续的竞争力与发展力,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只会生存得更加艰难或者衰退得更加迅速。 过度促销是产品同质化的结果,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就是产品的创新。为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就要改变新产品研发模式的技术,并在产品诞生前形成市场壁垒,加强产品的市场号召力。 误区之五:重售中,轻售前与售后 销售产品时侃得天花乱坠,任何品牌的产品都可质保15年、20年。消费者使用后出现问题就竞相推诿,情况严重的干脆闭门走人...... 其实很多企业也关注售后,但因这一服务需支出大笔成本,单是顾客管理系统就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如果售后服务管理过于粗犷,拥有的客户资料根本达不到为营销服务的水准,更无法进行市场细分。 误区之六:人力资源管理,只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复合地板行业的营销人员多半无职业安全感。许多企业在评定人才时,重业绩而轻创造业绩的过程。采取单纯的工资模式,不关注员工职业发展。 能进行正式培训的企业很少,很多培训工作也只是走过场、背背书而已。企业不仅要为提升公司的业绩而培训,更应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战略培训,以增强员工对变革的适应性。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用人观念,即要为自己的员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他们身上获取价值。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