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家具市场发展趋势呈现三大特点(上)
0收藏0评论
2006-09-04 06:00:00
阅读量:1803分享量:0
广州家具市场近几年变化很大,只要你逛逛家具市场就会引发许多感慨,广州家具市场变化的三个显著特点:市场大、商场大、消费群多元化。
市场大
每个家具市场都有它自己的生存基础,广州早期的家具市场主要集中在荔湾、越秀、东山等老城区,特别是荔湾区的南岸路段最具规模,形成了建材家具一条街。但随着天河新城、白云新城、海珠、番禺等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房地产业带动了各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家具市场因为市场需求相继建起,如天河北的时代广场家居城、珠江新城的美居中心、宝岗大道的百康居、天河东新区的好又多家居广场、农林下路的王府家私广场等还有最近崛起的地铁概念的天河城家居广场、中华家居广场和芳村集美居等需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市场的空间也是无限大的!
商场大
近年来,家具商场从家具店(铺)发展到了家具大厦、家具城、家居广场,营业面积和规模上升了几个档次,商厦豪华、设施现代化,为购买者和参观者提供了一个愉快舒适轻松的环境。如时代广场家居广场、王府家私广场、美居中心和百康居等的家具市场营业面积都颇具规模,前两个都占了三层楼,且有不断扩充的趋势;后两个更是走主题式经营的模式,产品种类齐全、应有尽有!商场大有商场大的优势,大商场中各种家具厂的产品—起陈列,质量好坏一目了然。而且相同品种、相同款式和相同质量的产品较多,如果在价格上无优势就较难竞争,而价格也在竞争中逐步趋向合理,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价格上不会吃亏。
消费群多元化
每个家具商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商品档次,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般说来,家具消费大体可分为三类消费群。
一是积极消费群。这个阶层的消费者很富有,因而在消费中很少顾及价格因素,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不贵不买。他们一般青睐欧陆风格式、中国古典式或新潮前卫的昂贵家具,如摩登居、红木家具、高尚等品牌。
二是精品和名品消费群。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的同时要享受审美与文化带来的乐趣,要求家具能体现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精品和名品家具因其款式和质量的优异而激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感兴趣到偏爱,甚至淡化了价格观念,使购买它的消费者,不论从审美情趣、生活方式,还是价格观念,均走在时代潮流前面。
第三类是工薪大众消费群。价廉物美、物有所值的家具最受这个阶层欢迎,这个类群的消费者经历了数次降价风暴的洗礼已经成熟起来,价格和质量是指导其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想既少花钱又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家具,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让他们购买家具时很慎重,货比三家。香江、恒生、金海马、好又多、广客隆是他们经常关注和光顾的家具品牌和家具广场,就算不买,看看也行!
以前的建材和家具商场良莠不齐,给钱就租,没有特色和卖点,市场混乱和无序,给消费者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现在的家具商场,不但有自己的招商标准和定位档次,更在规模、档次、品位和服务上各具特色。并考虑所经营的产品必须适合未来家具的发展趋势。在大商场经营的租赁经营者与大商场的物业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双方努力,让家具商场拥有自身的生存竞争力和良好的口碑,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才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家具行业发展的十五大趋势
一、微利时代的来临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营销市场的不断规范,家具制造业暴力时期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过去,纯利润高达30%-40%,甚至更多,现在的企业普遍利润也只有15-20%,而有些企业的个别产品,利润竟然只有5%-10%。
微利时代尤如一场寒流,它使那些管理不善,成本较高,只有暴利之下才有生存空间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将在饥寒交迫中被清除出局。
而支持下来的企业,必须依靠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去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必须依靠生产、营销等方面的进一步调整而注入新的动力。
前几年,很多家具厂对IS09000几乎不屑一顾,而今天,已经有更多的厂家,甚至百人的小厂开始学习、推广、搞认证、搞培训,工作有声有色。
许多家具企业重金聘请专家担任企业顾问,或由家具业的顾问公司进行整场托管。新视角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是家具行业的知名顾问机构,由张屹先生担任该机构理事长,该机构每年都为许多家具企业进行顾问服务,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在市场的微利时代谁最先看清楚形势,谁最先采取措施,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二、市场争夺更加激烈
市场争夺的加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各种档次家具产品的生产营销都出现了“巨头”。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市场定位更加明确,他们或者凭借自己超群的实力,在高档家具行列独占熬头,或者以薄利多销占领中、低档家具市场。这样,便于发挥自己所长,集中优势力量,攻击对手,发展自己。
2、专业分工更加细致,独领风骚
家具生产正由大而全向专业化发展,有的生产酒店家具,有的专做民用套房,也有的专做床等。分工更加明确,使得各领域的竞争加剧,他们赛品质、争价格、比服务,越来越白热化。
3、诸侯割据,各霸一方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人要去强占,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想要占据领地,必须首先打败竞争者,而各地的企业,都会首先拼命保住自己的地盘,赶走“来犯者”。因此,便形成了诸侯割据,各霸一方。这期间,争夺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因此会更加残酷、更加激烈、更加需要勇气和智慧。
三、差异化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前提
由于家具行业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的局限性,造成行业的“门槛比较低”,门外汉很容易成为“门内汉”。又由于家具的种类和款式非常多,专利保护比较难,也给模仿者提供了机会。每年的国际展会和国内展会成了模仿者的课堂。企业斥巨资开发的新产品只要被市场承认就会迅速地行业化、规模化生产,好产品往往昙花一现。以前,一个畅销产品的生命周期使2~3年,而现在却缩短到不到半年,市场的同质化让许多大企业苦不堪言。而消费者在几万平方米的家具商场里又被同款式、同颜色、同材料和同价格的家具弄得眼花缭乱而不知所措。同质化的市场渴望着差异化的良方。
四、家具设计将从产品设计走向企业设计
家具作为走出家庭,贴近生活的特殊商品,必然在现代生活潮流中扮演个性化角色。个性化的塑造和情感化的培育离不开“设计”。各类设计师纷纷走上家具舞台,家具企业纷纷向国外和设计专业院校的人才招手。产品设计,家具展厅设计,家具摆场设计,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设计方面的人才都将成为家具行业短缺的人才。家具行业正缓慢地从设计产品、设计卖场逐步走向设计生活的最高境界。
五、绿色家具产品将成为合格家具的必要条件
明天“绿色家具”将是你进入市场的入场券。中国的家具企业开始用质优和绿色环保为卖点进行市场的重新洗牌。加入WTO加快了中国家具绿色发展的步伐,出口绕不开绿色壁垒,国内逃不过环保的眼睛,中国家具与国外家具巨头正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但是,国外家具的绿色壁垒却已高高砌起。据了解,欧美各国、澳大利亚与新加坡等国家的绿色家具普及率近100%,日本和韩国也将近50%。许多国内的“合格”家具由于远远达不到西方的“绿色标准”,只能眼睁睁地失去一个又一个订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家具消费者会把绿色家具作为“合格”家具的必要前提。
六、家具的消费周期在逐步缩短,家具产品的文化含量逐步增加
家具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消费心理的变化。以前我们的家具是可以传宗接代的,红木家具的增值表明了古代家具消费的长久性,我们的父辈多多少少都继承过祖辈的家具,坚实耐用是家具质量的代名词。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质量的迅速提升,时尚把欧美风格带进了中国市场,欧洲的古典,北欧的简约,实木、板式和玻璃、金属家具的丰富多彩。丰富的家具产品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选择范围,时尚的变迁带动了消费者的心态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家具的流行,家具的消费周期正悄悄地缩短,家具的文化含量逐步增加,中国人的消费观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