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家具市场发展之路在何方(三)
2006-09-19 06:00:00 阅读 1436次 分享 0次
“洋”家具的昂贵价格背后存在着如何的内幕?是名副其实的高档载体还是“掺水”的所谓名牌呢?纵观中国的水晶灯具市场,款款吊灯种类繁多,问其价格,少至几千,多至几万,有甚者竟然达到几十万,小小的吊灯为何有着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据施华洛世奇香港公司市场负责人邓咏妮介绍,水晶的种类比较繁多,就其种类来讲分为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由于天然水晶的天然资源稀缺,这就造就了个类水晶吊灯成为天价的不争事实。从设计领域来讲,以手工切割的方式替换机器切割的方法保持着产品的唯一性,非模具的制造方式可以给予消费者提供私人的真正拥有,这就成为了国外品牌为何如此之贵的理由。 “设计大赛”拦截“抄袭风” 抄袭的盛行不仅给具有原创设计的厂家带来了切肤之痛,更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买不到货真价实的产品,无论如何在消费心理上都比较难受。但出路到底何在? 业内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逐步提高设计在家具业的地位,无论是风头日盛的东莞名家具展览会,还是日益兴盛的乐从家具博览会,主办方都举行了广泛的家具设计大赛,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强调社会各界对原创设计的认识和关注。去年底,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在海南博鳌召开“2004中国家具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也提出向家具行业设计抄袭之风宣战。 另外,东莞市家具协会目前也正和东莞市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酝酿出台《东莞市家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据悉,该公约意见稿正在征询中,预计在今年年中就可通过生效。由此可见,行业的力量正在对家具缺乏原创设计进行各种尝试性的根治。但到底成效如何,还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与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家具业“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人们企盼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成为其崛起的节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品牌及设计方面几乎没有进步。要改变这种窘迫处境的压力已迫在眉睫,而正在进行中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否成为“中国设计”崛起的起点? 设计是中国家具软肋 调查显示,在1994年到2001年间,中国家具的出口额增加了335%,达到97亿欧元,在世界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16.2%。但和其他很多出口产品一样,中国家具出口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不少家具生产企业仅仅是国外品牌的廉价制造基地。OEM虽然让这些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真正赚钱的还是幕后的国外家具商。谈起中国家具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几乎乏善可陈。 此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到198.08%不等的反倾销税的初裁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东莞、深圳等地的家具企业扬言要“将上诉进行到底”。但从另外的角度讲,整个中国家具行业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那“靠低价吃饭”的形象。 近来,业内人士纷纷将眼光投向正在举办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由国内家具行业权威公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等单位举办的这次设计大赛被誉为中国家具业告别“无原创”设计时代的“起点”,而这次设计竞赛更被冠以“创新灵魂”的主题。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秘书长张传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家具设计大赛也是为了向家具行业的“抄袭”之风宣战,发掘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潜在的设计力量,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业界高呼“中国特色”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的设计水准停滞不前,尤其是国外品牌家具进入中国市场后,抄袭之风日盛,中国家具的整体设计水平已经落伍于时代潮流。业内一直盛行一个说法,“中国有5万个家具生产企业,而从事 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不过500人”。专业设计人员的匮乏已是家具业的共识。 有专家感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产品上层次上却属于一些基础性产品,具有独特设计的知名品牌凤毛麟角。 据分析,国产家具难有设计创新的原因有二:一是设计方与生产方的联系不紧密,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二是由于家具业多属民营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少有财力人力去搞设计。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家具市场发展之路在何方(三)
0收藏0评论
2006-09-19 06:00:00  

阅读量:1436分享量:0

“洋”家具的昂贵价格背后存在着如何的内幕?是名副其实的高档载体还是“掺水”的所谓名牌呢?纵观中国的水晶灯具市场,款款吊灯种类繁多,问其价格,少至几千,多至几万,有甚者竟然达到几十万,小小的吊灯为何有着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据施华洛世奇香港公司市场负责人邓咏妮介绍,水晶的种类比较繁多,就其种类来讲分为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由于天然水晶的天然资源稀缺,这就造就了个类水晶吊灯成为天价的不争事实。从设计领域来讲,以手工切割的方式替换机器切割的方法保持着产品的唯一性,非模具的制造方式可以给予消费者提供私人的真正拥有,这就成为了国外品牌为何如此之贵的理由。 “设计大赛”拦截“抄袭风” 抄袭的盛行不仅给具有原创设计的厂家带来了切肤之痛,更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买不到货真价实的产品,无论如何在消费心理上都比较难受。但出路到底何在? 业内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逐步提高设计在家具业的地位,无论是风头日盛的东莞名家具展览会,还是日益兴盛的乐从家具博览会,主办方都举行了广泛的家具设计大赛,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强调社会各界对原创设计的认识和关注。去年底,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在海南博鳌召开“2004中国家具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也提出向家具行业设计抄袭之风宣战。 另外,东莞市家具协会目前也正和东莞市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酝酿出台《东莞市家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据悉,该公约意见稿正在征询中,预计在今年年中就可通过生效。由此可见,行业的力量正在对家具缺乏原创设计进行各种尝试性的根治。但到底成效如何,还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与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家具业“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人们企盼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成为其崛起的节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品牌及设计方面几乎没有进步。要改变这种窘迫处境的压力已迫在眉睫,而正在进行中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否成为“中国设计”崛起的起点? 设计是中国家具软肋 调查显示,在1994年到2001年间,中国家具的出口额增加了335%,达到97亿欧元,在世界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16.2%。但和其他很多出口产品一样,中国家具出口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不少家具生产企业仅仅是国外品牌的廉价制造基地。OEM虽然让这些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真正赚钱的还是幕后的国外家具商。谈起中国家具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几乎乏善可陈。 此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到198.08%不等的反倾销税的初裁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东莞、深圳等地的家具企业扬言要“将上诉进行到底”。但从另外的角度讲,整个中国家具行业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那“靠低价吃饭”的形象。 近来,业内人士纷纷将眼光投向正在举办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由国内家具行业权威公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等单位举办的这次设计大赛被誉为中国家具业告别“无原创”设计时代的“起点”,而这次设计竞赛更被冠以“创新灵魂”的主题。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秘书长张传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家具设计大赛也是为了向家具行业的“抄袭”之风宣战,发掘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潜在的设计力量,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业界高呼“中国特色”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的设计水准停滞不前,尤其是国外品牌家具进入中国市场后,抄袭之风日盛,中国家具的整体设计水平已经落伍于时代潮流。业内一直盛行一个说法,“中国有5万个家具生产企业,而从事 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不过500人”。专业设计人员的匮乏已是家具业的共识。 有专家感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产品上层次上却属于一些基础性产品,具有独特设计的知名品牌凤毛麟角。 据分析,国产家具难有设计创新的原因有二:一是设计方与生产方的联系不紧密,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二是由于家具业多属民营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少有财力人力去搞设计。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