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从制造迈向创造(一)
0收藏0评论
2006-09-28 06:00:00
阅读量:1708分享量:0
第18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刚刚落下帷幕,第12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又于近日在上海拉开大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海外客商与会,预示着正在“涅槃”中的中国家具业,依然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反倾销”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家具
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家具业,已跻身于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的行列。据海关方面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家具出口额达137.6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33%;2006年第一季度,家具出口额达4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3%。
在美国、加拿大、欧盟“家具反倾销”的乌云笼罩下,中国家具业依然保持如此好的出口态势,确实耐人寻味。人们至今记忆犹新:2005年1月,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中国家具出口实施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部分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至198%不等的反倾销税;当年11月,加拿大家具业提出特保调查申请,要求对中国家具征收3年高额附加税……一向以物美价廉著称的中国家具,在中国加入WTO后却遭遇了“反倾销”的大棒。
正是在这场“磨砺”中,中国家具企业学会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涉案企业积极应诉,促使降低税率,并且学会了“游说”国际市场。不久前,四川家具行业商会组织十余家当地企业赴德国,考察当地的家具企业,了解家具进出口的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最终签署了在柏林建立“中华商品园”的协议,其中有5万平方米专门承接四川家具。欧洲家具研发中心将于11月在成都设立四川原创中心及家具人才培训中心,欧盟有关方面已承诺给予四川家具“特别保护”。
在经历了一场场的“家具反倾销”之后,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还有一种感受:“‘反倾销’没能阻止中国家具进入世界市场的步伐,反而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家具,同时也加快了世界家具产业向中国的转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品牌是中国家具产业的“硬伤”,近些年来,中国家具企业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有从品牌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中国家具业才有可能走出‘中国制造’的阴影,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中,从而实现‘中国创造’的大跨越。”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