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苏北人造板业:构筑林板一体化大产业(二)
2006-10-17 06:00:00 阅读 1533次 分享 0次
淮安、连云港、徐州三市也各领风骚,直面规模小形不成“链式发展”的“软肋”,一改以往“靠船下篙”易失事业扩张先机的旧习,先后废除了40多个陈规旧制,建立了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游戏规则”,淘汰了760多家资源高耗型企业,初步构建起园区“中循环”体系。走进连云港宏杨木业园,扑面而来的是由杨树林——木板皮——细木工板——中密度板构成的四条循环链美景,这里的林业资源、木材原料、加工下脚料实现了内部循环。园区到处郁郁葱葱,一株株挺拔的杨树带来了成片成片的绿色,60万亩杨树林网每年提供6万立方米的原料给区内230多家木板皮厂,生产的木板皮又提供给新落户的新加坡“万德”公司,年加工优质细木工板、中密度板12万立方米。令人开眼的是,“以外引外”来的台湾、美国、德国等一批国际知名人造板企业入住后,又带来了上百家上下游配套的衍生产品和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了良性循环。现在,园区一头连着国际市场,70%的板材外销日本和韩国;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每立方米的板皮由1300元猛涨到1700元。像区位和经济优势都不突出的邳州市新华村,短短几年,就神奇般打造出一个“全国板材第一村”,园内“金原”、“福申”、“秀华”等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循环深加工生产线达到230条,屈指可数的规模企业就有80多家,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该市人造板协会刘贵益会长介绍说:“经国家木材协会初步认定,新华村目前胶合板年加工量150万立方米,芯板(粗加工)年产量140万立方米,胶合板年出口量达90万立方米,产值、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量在全国村级均居第一位”。 打造“生态名片”,构筑种采并举的市场“大循环” 中国林产协会会长张森林日前介绍道:“积极推动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社会领域之间的市场循环,使有限资源创意无限,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等生态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苏北人造板业的大循环经济所打造的这张生态名片就是明证,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木板加工废弃物可回收利用,这是个常青行业”。剖解4亿株欧美杨树落户一马平川的苏北后,不仅改变了这里完全不产木材的历史,还创造了杨树林成片面积和蓄积量、人造板加工业三个全国第一的奇迹,就不难发现苏北人精明之处是让“生态名片”名声远扬,适时掘得“第一桶金”,收到了“点木成金”的高附加值循环经济。连云港市依托中央大企业所形成的从育苗、栽植、成林、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就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消化力。随着“订单板业”的推波助澜,资源高速“大循环”起来,精选的36家业主的林浆纸板一体化项目相继落户,已造林42.7万亩,20万吨机械磨木浆,50万吨纸板及中密度板等生产线陆续投产。上市公司中远上海汇丽集团投资1.1亿元造林800多万株,进行循环轮种,为其高科技含量的人造板提供优质原料,生产的超簿密度板走红市场,年产值达7000万元。大丰集团投资3.2亿元,建成年产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和19万亩杨树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有专门做胶合板、模板、造纸的“定向培育”林,还引种同样速生材的杂交鹅掌楸、美国黑核桃等,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使未来苏北的生态发展更平衡。 与连云港市难分伯仲的徐州市,从实现加工量与可供给量之间的平衡出发,采取市场调节手段,科学整合资源,种采并举捧红了“生态名片”。近两年,新建杨树成片林94万亩,占全省总量的近一半;清理掉粗加工小企业857家,使深加工企业上升到43%;投巨资建起了年销售200万立方米的大市场,还建起了与外界紧密联系的“凤鸣木业网”;木线条、贴面板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7%。笔者惊喜地看到,原来80%的终端产品是旋切杨木芯板,因难以出手使公路边堆积如山一片白色世界;如今在“大福”、“捷克”、“瑞木”等年加工30万立方米以上的生态型现代化工厂里,被全部贴上榉木、枫木等高档面皮,变成了市场紧俏货,身价提升10多倍;几家工厂里全然没有了加工废弃物的踪影,都被加工成了更为高档的超薄型高密度板,这个填补了国内高端产品空白的板子已远销10多个国家。该市的邳州市还以“经济时空”改变“地理距离”,先后把154家规模人造板企业整合成37家集团公司,并建立了高效、功能完善的人造板业协会,保障集团之间合作、协调和自律,齐心协力打造“生态名片”,吸引外资近20亿元,使16家“大体量”外企接踵而至,为这张名片层层叠加了“含金量”,从而确立了在同行业的比较优势。最近,新华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载了省委研究室为其撰写的长篇调研报告《奋力走在振兴苏北的前列》,把他们后发崛起的奇迹称之为“邳州现象”,省委书记李源潮多次前往考察,充分肯定了其发展生态型人造板产业的思路和业绩。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苏北人造板业:构筑林板一体化大产业(二)
0收藏0评论
2006-10-17 06:00:00  

阅读量:1533分享量:0

淮安、连云港、徐州三市也各领风骚,直面规模小形不成“链式发展”的“软肋”,一改以往“靠船下篙”易失事业扩张先机的旧习,先后废除了40多个陈规旧制,建立了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游戏规则”,淘汰了760多家资源高耗型企业,初步构建起园区“中循环”体系。走进连云港宏杨木业园,扑面而来的是由杨树林——木板皮——细木工板——中密度板构成的四条循环链美景,这里的林业资源、木材原料、加工下脚料实现了内部循环。园区到处郁郁葱葱,一株株挺拔的杨树带来了成片成片的绿色,60万亩杨树林网每年提供6万立方米的原料给区内230多家木板皮厂,生产的木板皮又提供给新落户的新加坡“万德”公司,年加工优质细木工板、中密度板12万立方米。令人开眼的是,“以外引外”来的台湾、美国、德国等一批国际知名人造板企业入住后,又带来了上百家上下游配套的衍生产品和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了良性循环。现在,园区一头连着国际市场,70%的板材外销日本和韩国;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每立方米的板皮由1300元猛涨到1700元。像区位和经济优势都不突出的邳州市新华村,短短几年,就神奇般打造出一个“全国板材第一村”,园内“金原”、“福申”、“秀华”等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循环深加工生产线达到230条,屈指可数的规模企业就有80多家,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该市人造板协会刘贵益会长介绍说:“经国家木材协会初步认定,新华村目前胶合板年加工量150万立方米,芯板(粗加工)年产量140万立方米,胶合板年出口量达90万立方米,产值、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量在全国村级均居第一位”。 打造“生态名片”,构筑种采并举的市场“大循环” 中国林产协会会长张森林日前介绍道:“积极推动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社会领域之间的市场循环,使有限资源创意无限,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等生态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苏北人造板业的大循环经济所打造的这张生态名片就是明证,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木板加工废弃物可回收利用,这是个常青行业”。剖解4亿株欧美杨树落户一马平川的苏北后,不仅改变了这里完全不产木材的历史,还创造了杨树林成片面积和蓄积量、人造板加工业三个全国第一的奇迹,就不难发现苏北人精明之处是让“生态名片”名声远扬,适时掘得“第一桶金”,收到了“点木成金”的高附加值循环经济。连云港市依托中央大企业所形成的从育苗、栽植、成林、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就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消化力。随着“订单板业”的推波助澜,资源高速“大循环”起来,精选的36家业主的林浆纸板一体化项目相继落户,已造林42.7万亩,20万吨机械磨木浆,50万吨纸板及中密度板等生产线陆续投产。上市公司中远上海汇丽集团投资1.1亿元造林800多万株,进行循环轮种,为其高科技含量的人造板提供优质原料,生产的超簿密度板走红市场,年产值达7000万元。大丰集团投资3.2亿元,建成年产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和19万亩杨树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有专门做胶合板、模板、造纸的“定向培育”林,还引种同样速生材的杂交鹅掌楸、美国黑核桃等,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使未来苏北的生态发展更平衡。 与连云港市难分伯仲的徐州市,从实现加工量与可供给量之间的平衡出发,采取市场调节手段,科学整合资源,种采并举捧红了“生态名片”。近两年,新建杨树成片林94万亩,占全省总量的近一半;清理掉粗加工小企业857家,使深加工企业上升到43%;投巨资建起了年销售200万立方米的大市场,还建起了与外界紧密联系的“凤鸣木业网”;木线条、贴面板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7%。笔者惊喜地看到,原来80%的终端产品是旋切杨木芯板,因难以出手使公路边堆积如山一片白色世界;如今在“大福”、“捷克”、“瑞木”等年加工30万立方米以上的生态型现代化工厂里,被全部贴上榉木、枫木等高档面皮,变成了市场紧俏货,身价提升10多倍;几家工厂里全然没有了加工废弃物的踪影,都被加工成了更为高档的超薄型高密度板,这个填补了国内高端产品空白的板子已远销10多个国家。该市的邳州市还以“经济时空”改变“地理距离”,先后把154家规模人造板企业整合成37家集团公司,并建立了高效、功能完善的人造板业协会,保障集团之间合作、协调和自律,齐心协力打造“生态名片”,吸引外资近20亿元,使16家“大体量”外企接踵而至,为这张名片层层叠加了“含金量”,从而确立了在同行业的比较优势。最近,新华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载了省委研究室为其撰写的长篇调研报告《奋力走在振兴苏北的前列》,把他们后发崛起的奇迹称之为“邳州现象”,省委书记李源潮多次前往考察,充分肯定了其发展生态型人造板产业的思路和业绩。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