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十五”总结(二)
0收藏0评论
2006-11-08 07:00:00
阅读量:1423分享量:0
尽管我国造纸业发展迅速,但是也不能否认我国造纸业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造纸业的污染问题,尤其是造纸业制造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别是制浆部分,投入的原料和化学药品,大约一半以上成为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和水中,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众所周知,纸业是中国工业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据2002年中国环境年报公布的数据表明:纸业的排水量为35.3亿米3,占全国工业总排水量的18.2%;COD排放量287.7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8%,达标排放废水仅占造纸排水总量的53.8%,即,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很好的、甚至没有进行污染治理。
二是原料供给问题。造纸业是资源消费型产业,而我国又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纸业是木材消耗量最大的森林工业,据统计,以木材为原料,每生产一吨铜版纸需要的木材消耗量为4~5米3。但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又非常缺乏,满足不了造纸业的需要。2002年国产木浆比率仅占总用浆量的6%(包括进口商品浆占21%)。如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2010年木浆自给率达到15%,木浆产量达750万吨,需要消耗木材3700万米3。如果2020年能达到国际上50%以上的木浆比率(其中一半进口),需要消耗1.2亿米3木材。因此,原料问题是制约我国造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5年5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又进一步取消木粒、木粉、木片的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的取消,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木材大量出口的危害,此举遏制了木材出口量迅猛增长的势头,使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有所缓解,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尚未彻底解决,而世界各国对木材采伐、出口的限制日见严厉。因此有理由考虑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征税木材产品出口税。
二、“十五”总结
虽然我国目前造纸工业整体水平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但近年来新建项目的设备水平已与国际水平相当甚至更高,除纸浆成本处于劣势外,在其它化工辅料、能源电力、人工费用、营销网络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产品最终竞争力水平已大幅提高。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造纸业发展迅速,几年来国内各种纸品都持续两位数的增长,据预计我国造纸工业在2008年之前无论生产还是消费均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双双名列世界前茅,位居世界第二。总生产量持续保持着自2001年(3200万吨)一举超过日本(3073万吨)仅次于美国(8025万吨)跃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总消费量一直保持着十佘年来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的名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造纸工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量和消费量均保持着连年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近三年保持着高速持续稳定增长。据有关纸业综合情报信息资料显示,我国纸和纸板,近年来始终保持着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稳定增长的态势。1999年、2000年、2001年、 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分别为2900万吨、3050万吨、3200万吨、3780万吨、43OO万吨和4950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3.57%、5.17%、4.92% 、18.13% 、13.76%和15.12%:总消费量分别为3525万吨、3575万吨、3683万吨、4332万吨、4806万吨和5439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5.32%、1. 42% 、3.02% 、17.62% 、10.94% 和13.17%其中2004年1月一9月,我国纸和纸板生产量为3527万吨,较上一年平均同期增长9.36%:消费量3613万吨、较上一年平均同期增长0.24%,其中新闻纸消费量224万吨。我国纸和纸板人均年消费量,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27.8公斤、28.0公斤、29.0公斤、33.0公斤、37.O公斤和42.O公斤,消费量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3.73% 、O-7% 、3.57%、13_79% 、12.12%和13.51%,其中以近三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增加量最大增长幅度最高,均在十二个百分点以上,增加量分别为4公斤、4公斤和5公斤。我国纸业生产与消费发展迅速,纸业市场繁荣兴旺。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