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木门行业无序竞争令厂家头痛 品牌意识逐渐升温
0收藏0评论
2006-11-14 07:00:00
阅读量:1828分享量:0
在今年的“三甲”评选报名中,一个新的行业———木门异军突起,成为不折不扣的三甲新势力。那么,四川木门的状况如何?
据了解,近年来,工程招标已彻底淘汰了手工制作的门,选用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木门渐成时尚。日前,记者对成都木门市场进行调查时发现,尽管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木门生产基地之一,但成都木门业仅有少数品牌打进了全国市场,如千川、鸿信·御木堂、鸿基、升达、银信、瑞麟等“四川造”门企,然而,在产业化进程中,本土门企仍在苦苦寻找发展方向。
无序竞争令厂家头痛
从全国看,国内已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东北三省和西南五大木门生产基地,出现了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如云南的红塔、成都的千川、鸿信·御木堂、浙江的梦天等,这些品牌带动了区域木门生产的工业化和标准化,推动了行业发展。
今年中国木质门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鸿信·御木堂总经理康红告诉记者:“市场需求的剧增导致木门行业无序、盲目扩张,目前全国已有上万家木门生产企业,仅成都木门厂就达300多家,但真正按《中国木质门标准》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据记者调查,成都现有木门厂以小规模的作坊式加工为主,年产值在500万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家,大多数企业处于半开半停的状况,有的企业一年之中仅在销售旺季时生产,其余时间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加之目前四川门业还没有行业协会,许多企业各自为政,成都木门生产企业的竞争方式主要表现在低价竞争,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常以劣充好,偷工减料,导致质量滑坡,使消费者投诉不断增加。本土瑞麟木业李晨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蓉城一些地板商也纷纷转型往这个行业挤,家装行业也通过前店后厂的方式向该行业渗透,诸多企业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比如,一扇木门从下料到成品出厂至少要25天以上,而有的企业却敢宣称只需10多天,这样很难保证质量。
标准出台品牌意识升温
千川木门总经理骆正仁指出,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首部木质门标准有助于推进木门产业化进程,对一些杂牌厂拒之门外,同时对一些品牌厂商在选材用料、门缝尺寸、甲醛含量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将起到促进和规范作用。比如标准中规定木质门所选木材的含水率不应大于12%,在高湿地区和高湿月份含水率允许略大些,但不得大于当地当月的空气平均含水率,这有助于一些面向全国市场的品牌控制质量,也有助于出现纠纷时处理起来有据可依。
据升达门业公司总经理江昌教先生透露,升达木门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市场调研考证后,开始强势入市,目前,四川月产5000套装门的企业尚未出现。升达将发挥产业化大生产的优势,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让“国门”真正“四川造”。另据介绍,国家发改委近期已对木门的安装规范和售后使用规范两个延伸标准进行了立项,不久将正式发布,届时,木门从生产、销售到安装、服务整个产业链都将真正走向规范,这个古老而新生的行业将会受益无穷。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