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2048分享量:0
2006年似乎是重庆家具业颇具戏剧色彩的黯淡之年:一些渝产家具因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而频遭曝光。如果说此前重庆本地产家具在山城消费者心中还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如此频繁的负面报道,似乎也让业界对这些新闻听而不闻了。据了解,上述家具不合格的原因纷繁复杂,包括甲醛超标、材质标称与实际木材不符、漆膜不耐酸以及含水量超标、表面耐水蒸气、耐磨、吸水厚度膨胀率不合格等。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重庆家具业如何应对?又亟需如何调整呢?
首先,百强质为先,提高质量,积极整改,才是重庆家具业发展的惟一正路。有业内人士分析:多年来,重庆家具产业整体素质缺失,造成了如今质量上不去,面临着尴尬而被动的危机局面,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据了解,目前,重庆的家具市场被成都和广东沿海一带的品牌家具占据了大半的市场份额,本地家具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
其次,家具业界应针对消费市场,统一整合,规范行业管理。一位家具界人士称:重庆家具业目前还没成为支柱产业,所以竞争力不强,鱼目混杂,搅乱了家具市场。笔者以为,此话非常有道理。如果家具生产和销售市场不规范,正规企业就很难打造品牌,而一些杂牌小企业和不合格产品却乘机混迹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面临质量危机。质量不合格的家具在影响消费者健康和利益的同时,也使消费者对家具质量的信任度逐渐降低,这种状况对正在发展中的家具行业而言极为不利。而规范的行业管理,将有效避免这种不合理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家具产业市场
笔者认为,在各行各业都在拼命谋求发展的今天,扛再多的旗子,喊再响的口号,还不如从细节、点滴做起,在提高产品质量,铺好市场道路的同时,也应提升自己的品牌意识。为了家具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创牌子的同时,也应竭力维护好自己的品牌。发展了这么多年,重庆家具业并非没有竞争力,有的也已走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成为本地为数不多的品牌家具,也有的早已是产值上亿的品牌家具了。但是,如果出了乱子再去费劲治理补偿,恐怕于己于行业,都是得不偿失的。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