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466分享量:0
沈城家具市场一直处于群雄割据状态,以喜来居、轩琴、百利等为代表的家具商场,把目标群体锁定为高端消费人群,而中国家具城采用的是摊位制经营模式,一直是中低消费群体的首选。
目前沈城的家具卖场比较分散,稍微形成规模的有北站地区、太原街商区、和铁西九路地区,其中尤以中国家具城所在的九路地区最为集中。仅九路家具商业区最高日客流量就达5万人次,年交易额50亿元人民币,市场辐射东北三省、内蒙古、山东、河北等20多个地区。
据了解,近两年来沈阳的家居卖场数量大增,引来大量外地品牌。虽然这些品牌的知名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但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巧妙的品牌包装还是占据了沈阳大部分市场份额,本地品牌虽然质量、工艺并不落后,但市场占有率却被逐步压缩。业内人士称,“过去沈阳的家具企业大多以沈阳为中心,产品在东三省得到认可,如今本地被外来品牌挤占。争夺沈阳虽然重要,但沈阳的家具企业更应该走出去,争取更大的空间才能取得发展。”
沈阳名格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目前沈阳绝大多数的家具企业根本不具备完整的营销策略。”他解释,很多企业只知道销售,而营销策略的含义则更广泛,包括品牌定位、企业形象、市场推广的宏观计划等。 由于沈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家居消费大市场之一,使得地产家具企业惯于固守本地销售,不懂得向异地推广自身品牌,更无完整的营销策略。反观南方,一些家具厂虽然规模小,但通过各种包装手段在异地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进而借助品牌的影响力进军其他城市,沈阳便是遭遇这种“进攻”的地区之一。
如今,家居用品的消费人群不再局限于刚刚买房装修或刚成家的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追求时尚、个性和享受生活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家居用品也随之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关注。对这样的消费者来说,家居用品市场,无论是款式风格还是档次价位,都有了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这也折射出我国家居用品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正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制造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家居用品呈现出的款式繁多、更新更快等特点也日益彰显。
风格各异的品牌在大型卖场高度的集中,直接导致了价格的竞争,卖场网络的迅速渗透,将对百货商场及小型专卖店产生很大冲击。专业人士认为,大型专业卖场经营家居用品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增加家庭用品的商品种类,满足人们一站式购齐的需求,而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实惠。但大型家居卖场大而全的模式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家居消费,一些高档家居用品与大卖场的风格不一致,这也成为各商家面临的课题。
“在家居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主要依靠经验和四处收集来的知识,对家具做出优劣判断,从而影响购买决策。”据资深业内人士介绍说,“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综合搭配运用,消费者越来越难以通过眼看、手摸或耳听的方式对家具的质量作出正确判断,而是通过品牌信誉和形象包装来区分家具的优劣。”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