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急迫要求
2006-12-21 16:39:53 阅读 1184次 分享 0次

党的十六大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略。林业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内容,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森林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森林经营  

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森林是经营的结果。森林经营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质量,缩小中国林业与世界林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发展壮大林业行业自身,还是实现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四川有林地面积已达3.4亿亩,森林覆盖率28.98%,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第四位和第二位,但林分林地生产力低,纯林多混交林少,林分配置密度过高。中国南方包括四川在内,已经基本消灭了大规模的宜林荒山,造林任务从数量上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的量变正在由主要矛盾逐渐变为次要矛盾,森林资源的质量提升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经济社会要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急迫地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在有限的森林面积内,发挥更好的生态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要持续高速发展,农村是基础,建设新农村,农民收入提高,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目前,四川的林地生产力还很低,效益还很差,要建设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需要不断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的比较效益。

森林经营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在认识上,多年来对森林的认识、对林业建设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量的认识阶段,把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纳入部门和政府的主要考核目标,而对森林质量既无衡量标准也未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包括林业部门的考核范围。

在理论上,森林经营概念不清,多停留在对森林实施抚育、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而现代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集约经营。森林经营方向不明,过去是为了多出材、快出材、出好材,现在要逐渐转移到以分类经营为基础,将森林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

在体制机制上,管理不到位,四川乃至全国还没有森林经营主体工程启动。森林经营主体积极性不高。政策不完善,森林资源管理特别是现有采伐管理在森林经营配套政策的实际操作中不够便利、快捷,也没有相应的经济政策对森林经营进行补助和补贴。机制不健全,森林经营包括目前的试点,主要还是在林业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工作,林主、林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各种社会投资主体还没有在森林经营中尝到甜头、得到好处。

在基础工作上,森林经营技术储备不够,生态林中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天然林没有相关的工作基础,商品林中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珍、稀、名贵大径级商品林也没有一点研究基础。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环境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基础还不够。森林经营人才资源短缺,没有一支从教学、科研、生产上适应要求的人才队伍。

森林经营对策缘自思路转变  

森林经营必须坚持以分类经营思想为指导,以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手段,以促进森林健康和全面提高林地生产力为目的,推进林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森林经营是森林资源的培育过程而不是森林资源的产出阶段,成果是培育了资源而不是利用了资源,不要期望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得到多大的直接收获,思路和理念上不能含糊。

推进森林经营,要在思路上实现五大转变:一是由过去生产木材、产生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向现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目标转变。二是森林经营从单一对象向复合对象转变,既要对林木也要对林分、景观、林地,包括林地内的动植物资源进行经营。三是从过去主要是对林地经营向从种源、种苗开始到造林、林地林木的经营,甚至是产品加工利用全过程经营的转变。四是从单一技术要素集约,转向资金、管理、土地、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五是让林主、林业经营者、林业管理者受益,实现林主对森林经营工作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变“要我经营”为“我要经营”。

加强基础工作,支撑森林经营开展。要进一步落实分类经营工作,特别是县一级,要落实到山头地块。要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强森林资源的动态信息管理,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次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共享信息网络体系。要完善和制定森林经营规范、规程和标准。

改革体制,激活森林经营开展。要进一步理顺林业管理体制,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和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投入、运行、利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使森林经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

完善政策,促进森林经营开展。要加强对林业发展特别是森林经营的金融支持,在林业的各种税费上少取多予,实行政府补贴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商品林采伐制度。

突出重点,推动森林经营开展。四川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是森林培育,要通过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弱留壮,优化林分结构,调整林分空间,提高森林质量,加快生长速度。森林经营既涉及生态林又涉及商品林,各划分了几个板块。当前,要以一些重点板块为森林经营工作的突破口,加快经济效益产出的速度,加大经济效益产出的数量。四川要突出抓好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用材林和经果林的经营,短周期原料林主抓杨树、桉树、竹子,用材林突出杉木、马尾松、柳杉,经果林突出抓好核桃、花椒。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急迫要求
0收藏0评论
2006-12-21 16:39:53  

阅读量:1184分享量:0

党的十六大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略。林业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内容,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森林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森林经营  

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森林是经营的结果。森林经营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质量,缩小中国林业与世界林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发展壮大林业行业自身,还是实现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实施,四川有林地面积已达3.4亿亩,森林覆盖率28.98%,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第四位和第二位,但林分林地生产力低,纯林多混交林少,林分配置密度过高。中国南方包括四川在内,已经基本消灭了大规模的宜林荒山,造林任务从数量上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的量变正在由主要矛盾逐渐变为次要矛盾,森林资源的质量提升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经济社会要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急迫地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在有限的森林面积内,发挥更好的生态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要持续高速发展,农村是基础,建设新农村,农民收入提高,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目前,四川的林地生产力还很低,效益还很差,要建设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需要不断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的比较效益。

森林经营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在认识上,多年来对森林的认识、对林业建设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量的认识阶段,把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纳入部门和政府的主要考核目标,而对森林质量既无衡量标准也未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包括林业部门的考核范围。

在理论上,森林经营概念不清,多停留在对森林实施抚育、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而现代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集约经营。森林经营方向不明,过去是为了多出材、快出材、出好材,现在要逐渐转移到以分类经营为基础,将森林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

在体制机制上,管理不到位,四川乃至全国还没有森林经营主体工程启动。森林经营主体积极性不高。政策不完善,森林资源管理特别是现有采伐管理在森林经营配套政策的实际操作中不够便利、快捷,也没有相应的经济政策对森林经营进行补助和补贴。机制不健全,森林经营包括目前的试点,主要还是在林业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工作,林主、林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各种社会投资主体还没有在森林经营中尝到甜头、得到好处。

在基础工作上,森林经营技术储备不够,生态林中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天然林没有相关的工作基础,商品林中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珍、稀、名贵大径级商品林也没有一点研究基础。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环境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基础还不够。森林经营人才资源短缺,没有一支从教学、科研、生产上适应要求的人才队伍。

森林经营对策缘自思路转变  

森林经营必须坚持以分类经营思想为指导,以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手段,以促进森林健康和全面提高林地生产力为目的,推进林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森林经营是森林资源的培育过程而不是森林资源的产出阶段,成果是培育了资源而不是利用了资源,不要期望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得到多大的直接收获,思路和理念上不能含糊。

推进森林经营,要在思路上实现五大转变:一是由过去生产木材、产生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向现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目标转变。二是森林经营从单一对象向复合对象转变,既要对林木也要对林分、景观、林地,包括林地内的动植物资源进行经营。三是从过去主要是对林地经营向从种源、种苗开始到造林、林地林木的经营,甚至是产品加工利用全过程经营的转变。四是从单一技术要素集约,转向资金、管理、土地、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五是让林主、林业经营者、林业管理者受益,实现林主对森林经营工作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变“要我经营”为“我要经营”。

加强基础工作,支撑森林经营开展。要进一步落实分类经营工作,特别是县一级,要落实到山头地块。要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强森林资源的动态信息管理,逐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次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共享信息网络体系。要完善和制定森林经营规范、规程和标准。

改革体制,激活森林经营开展。要进一步理顺林业管理体制,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和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投入、运行、利益分配、监督管理机制,使森林经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

完善政策,促进森林经营开展。要加强对林业发展特别是森林经营的金融支持,在林业的各种税费上少取多予,实行政府补贴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商品林采伐制度。

突出重点,推动森林经营开展。四川森林经营工作的重点是森林培育,要通过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弱留壮,优化林分结构,调整林分空间,提高森林质量,加快生长速度。森林经营既涉及生态林又涉及商品林,各划分了几个板块。当前,要以一些重点板块为森林经营工作的突破口,加快经济效益产出的速度,加大经济效益产出的数量。四川要突出抓好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用材林和经果林的经营,短周期原料林主抓杨树、桉树、竹子,用材林突出杉木、马尾松、柳杉,经果林突出抓好核桃、花椒。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