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资讯详情
28年造林突破致富瓶颈
2006-12-25 18:07:43 阅读 1412次 分享 0次

本报讯 记者赵晓平报道 山西省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28年来,不断创新营林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山西“三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显现,随着工程产业链的发展,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改变,致富的瓶颈也被突破,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全省6个市的44个县(市、区),总面积611.4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0%。经过28年的建设,区域内新增林地面积1,858,8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8%,比1978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150.6万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408.2万亩沙化面积得到有效治理,12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控制,干旱、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及干热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明显减少。地处塞外高原的右玉县,28年造林120余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7%。防护林的发展,使全县沙尘暴数比解放初减少了50%,无霜期比1978年延长了10天左右,粮食亩产由解放初期的20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00公斤以上,过去“十山九秃头,沙丘遍地走,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林茂粮丰的“塞上绿洲”。

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工程建设带来的好处让人们形成共识,绿化荒山荒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昕水河流域农民购买“四荒”地58万亩,已治理56.1万亩,建起家庭林场和林业专业户5000余个,机关、厂矿、院校也不甘落后,购买“四荒”5.2万亩,都实现了有效治理。吉县先后有56个机关团体,引进资金690万元购买“四荒”地,建果园6500亩,建起职工生产生活基地39处。大宁县84个机关单位购买“四荒”建基地,93人承包果园,分流人员超过1000人。现在,流域内有县、乡、村林场71个,拥有林地面积14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106.1万立方米。

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工程产业链的延伸,使当地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把农民从广种薄收中解放出来,成为林产品加工业的主力军。临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县枣树面积达到60万亩。2000年以来,红枣年产量达0.65亿公斤。全县人均红枣收入超过200元,枣区11个乡(镇)人均红枣收入可达800元以上。永和县成立了红枣开发中心,从业人员超过250人。据统计,2005年,昕水河流域7县完成各类果品生产加工1290万公斤,加工增值2542万元,为1.1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工程实施的西山地区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80元上升到2100元,有些县的林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分析预测

28年造林突破致富瓶颈
0收藏0评论
2006-12-25 18:07:43  

阅读量:1412分享量:0

本报讯 记者赵晓平报道 山西省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28年来,不断创新营林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林业,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山西“三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显现,随着工程产业链的发展,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改变,致富的瓶颈也被突破,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全省6个市的44个县(市、区),总面积611.4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0%。经过28年的建设,区域内新增林地面积1,858,8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9.8%,比1978年提高了11.5个百分点。150.6万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408.2万亩沙化面积得到有效治理,12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控制,干旱、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及干热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明显减少。地处塞外高原的右玉县,28年造林120余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7%。防护林的发展,使全县沙尘暴数比解放初减少了50%,无霜期比1978年延长了10天左右,粮食亩产由解放初期的20公斤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00公斤以上,过去“十山九秃头,沙丘遍地走,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的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林茂粮丰的“塞上绿洲”。

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工程建设带来的好处让人们形成共识,绿化荒山荒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昕水河流域农民购买“四荒”地58万亩,已治理56.1万亩,建起家庭林场和林业专业户5000余个,机关、厂矿、院校也不甘落后,购买“四荒”5.2万亩,都实现了有效治理。吉县先后有56个机关团体,引进资金690万元购买“四荒”地,建果园6500亩,建起职工生产生活基地39处。大宁县84个机关单位购买“四荒”建基地,93人承包果园,分流人员超过1000人。现在,流域内有县、乡、村林场71个,拥有林地面积14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106.1万立方米。

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工程产业链的延伸,使当地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把农民从广种薄收中解放出来,成为林产品加工业的主力军。临县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县枣树面积达到60万亩。2000年以来,红枣年产量达0.65亿公斤。全县人均红枣收入超过200元,枣区11个乡(镇)人均红枣收入可达800元以上。永和县成立了红枣开发中心,从业人员超过250人。据统计,2005年,昕水河流域7县完成各类果品生产加工1290万公斤,加工增值2542万元,为1.1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工程实施的西山地区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80元上升到2100元,有些县的林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