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373分享量:0
江苏泗阳构筑杨树生态经济产业链
一棵树撑起一片天
核心阅读
江苏省泗阳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7.8%,居中国平原地区首位。
2009年,泗阳县木材加工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达50%以上,杨树产业成为泗阳县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第一产业。杨树产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经初步评估核算,泗阳县杨树生态环境总价值达到22.8亿元。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成吉昌 姚爱民 臧延亮
第三届中国杨树节传来消息,我国南方型杨树的发源地江苏省泗阳县,现已形成集优良树种培植、规模集约化造林、木材深度加工、发展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目前,泗阳县拥有与杨树相关的若干个第一:森林覆盖率47.8%,在我国平原地区第一;境内有全国最大杨树活化石——杨树王;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杨树之乡”;2009年因杨树发展成效突出,被国家生态学会授予“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一棵杨树造就一方产业
泗阳县位于苏北平原腹地,南临洪泽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境内83%为潮湿土壤,水源充足。
1975年,南京林学院选择在泗阳县试行栽种了从意大利引进的第一棵杨树,并发现这一树种根粗叶茂,木质细腻,很适宜本土生长。长期以来,泗阳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采取种种扶持措施,动员农民和市民广泛栽种。如今杨树不仅成为泗阳大地的巍巍景观,更成为泗阳县的一大经济支柱。
据了解,泗阳县现已建成杨树成片林60多万亩,全县杨树栽植量以每年1000万株的速度递增。如今全县杨树生长总株数达1.2亿株,森林覆盖面积占境内土地总面积的47.8%,全县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林木年产出量100多万立方米,均居我国平原地区之首。
为了将全县的林木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泗阳县委、县政府努力实施样板示范、科技指导、招商引资活动,大力发展林木产业。如今泗阳的木材加工业已成为全县的经济支柱,林木产业占据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20年来,泗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实现由农业向工业产业的转移,向综合配套业延伸,促进了个体木业企业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记者沿着纵贯泗阳全境的徐淮路沿线看到,连绵10多公里的公路两侧,圆木、方木、板材堆积如丘陵般的向前延伸,一栋栋木业生产厂房鳞次栉比,一辆辆满载木材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
如今,全县木材品种已发展为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多层板、弯曲木、人造科技木等10多个大类。木业产品已拓展到各式家具,复合木地板、包装板、装饰板、建筑模板等数十个品种,并催生出枫林、东升、德华兔宝宝、多丽世家等数十个国内知名木业品牌,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额5000多万美元。
2009年,泗阳县规模型木业制造企业720多家,木制品生产量30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额69.7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
一方产业造就一片绿洲
泗阳县林木产业的发展,始于杨树产业的开发利用,又催生了杨树林生态绿洲。
在泗阳县境内的中国杨树博物馆左侧,生长着一株34年树龄、高度46米、胸径118厘米的“杨树王”。2006年6月,国际林联组织杨树遗传组主席布莱恩·斯坦特博士来泗阳考察时,面对生机盎然的“杨树王”,激动地向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专家说:“我要告之全世界,地球上长得最好的杨树在中国泗阳。”
和“杨树王”一起成长壮大的,是泗阳县的杨树森林绿洲。跨入泗阳县境,无论是农户的家前屋后,还是河堤、路旁与广阔的原野,到处被成片茂密的杨树林所覆盖。
泗阳是黄河故道的流经重地,远古时代,汹涌的黄河顺势而下,在这片土地上流淌着1000多米宽、37公里长的流沙水道。
为了改变荒沙,泗阳人在黄河故道沿线建起16万亩的意杨成片林。为了提高产业经济,全县变单纯粮食种植为林—农、林—经(经济作物)、农—经间作的三元种植模式。泗阳县委、县政府大力鼓励农民积极探索林、粮间作和林、经套作经验,实施科学种植,有效地促进了林木产业发展、木业资源扩张和生态环境建设。
杨树的生长成熟期一般是10年左右,按照生长规律每亩地种植30棵,10年~15年成材,每棵杨树价值1000元左右,每亩地的收获可达3万元之多。杨树种植的前4年由于树苗小,土地日照充足,植树的农田可套种两熟作物。4年后林木茂密,在林间可套种药材、食用菌,同时发展养殖业与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如今,泗阳境内的徐淮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食用菌与蘑菇产业带;在六塘河畔建立水禽养殖带;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在沿河乡镇建设水产养殖带,促进了农、牧、水产养殖业的综合发展。泗阳县发展林木产业、生态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2009年,泗阳县的地区生产总值157.56亿元,增长14.1%,人均GDP突破2300美元,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总额四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着力打造淮海木业走廊
中国杨树节自2005年至今在泗阳县已成功举办三届。
据泗阳县委书记赵深介绍,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杨树在生态环保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引起全球林业部门的关注。顺应这一国际趋势和泗阳县数十年的杨树产业发展规模,抢占全国低碳经济制高点,泗阳适时举办第三届中国杨树节更具有时代意义、标杆作用和多赢效应。
第三届中国杨树节以“杨树造福人类”为主题,精心打造集工、农、商、贸、游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对提升杨树这一特殊物种的世界性地位,促进泗阳乃至全国杨树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泗阳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第三届中国杨树节短短几天,在国际合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经贸洽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期间,泗阳县分别与意大利蒙费拉托市市长签订了结为友好城市,共同发展林木产业的谅解备忘录,与意大利木材生产研究院签订了木材开发研究备忘录,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签署了木材开发利用发展框架协议等。
杨树作为泗阳县的生态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创造了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特有的绿色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和今后的发展阶段,泗阳县将依托林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木综合经济,着力提高木材产品档次,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服务功能,不断推进林木产业向生态型、高效型、观光型、外向型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县木材加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50亿元,利税总额15亿元,年均增长35%,木材加工企业将突破1000家,企业用工总数将达10万人,林、经、农综合利用面积将达8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00亿元,切实把泗阳建成苏北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木业走廊。
与此同时,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两侧的杨树林为主体,建设国家级森林生态公园,为进一步推动泗阳大地林木产业、综合经济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步发展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关链接
发展林业改善生态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公布,现阶段全球森林正以每年1600万公顷~2000万公顷的幅度削减,地球上80%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我国的森林资源更是严重匮乏。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对木材的需求量正大幅度上升,到“十一五”期末,世界木材的总消耗量将在“十五”基础上增加8%。由于超量开采,我国成片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珍贵树种濒临枯竭,到2015年我国木材年需求量将达4.2亿立方米,木材缺口量超过1/3。在木材缺口量不断增大的同时,森林资源的削减也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泗阳县开发杨树森林资源,发展林木产业35年,走的是欧洲国家二战之后发展杨树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摆脱木材紧缺困境之路。
据测算,泗阳县60多万亩的杨树林,能够涵蓄降水约4000万立方米,每天吸收约4万吨二氧化碳。由于种植了意杨防风林,这里的农田平均风速降低25%,水分蒸发减少14%,土壤含水量增加20%,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产量增幅5%以上。
2009年,泗阳县就有720家以杨树为原料的木材生产、加工企业,年加工产值60多亿元,胶合板、科技木、家具、地板等30余种杨树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树产业已经成为泗阳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第一产业,成为泗阳县经济的支柱。
泗阳县发展杨树生态产业链的做法对启迪我国各地开发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木产业必将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