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的竹资源及其利用
0收藏0评论
2002-11-29 07:00:00
阅读量:1912分享量:0
据坦桑尼亚林业研究所统计,坦桑尼亚约有竹林面积12万hm2,绝大部分是天然竹林,人工林只有800 hm2。
坦桑尼亚的竹种资源是东非大陆各国中最为丰富的。其中有4种自然分布的竹种:青离竹——天然竹种中的主要竹种,主要分布在海拔 2 290~3 360m的高山地带;Oxytenanthera braunii——广泛分布在海拔1 100~2 100m处,为中小径半实心竹种,壁厚,糖分含量高,因当地群众利用它做酒而普遍种植于房屋和农田周围;Orebambos buchwaldii——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 930 m处;Olyrolatifolia——分布在海拔 1 500 m左右,似半灌木状。
位于北部热带雨林亚马尼(Amani)自然保护区的Lushoto树木园早在1908年就引入12个亚洲竹种,1903年引进一个藤种。有些竹种也是因为扩张能力强,现已成为林下植被的主要成分,如从日本引进的人面竹。早期从印度、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中国和日本引入的竹种中能在这里保存下来的有龙头竹、牡竹、高舌巨草竹、委竹、人面竹、Bambusa nutaus、B. bambos和Ggigantochloa ater 8种。在上述各竹种中尤以龙头竹、Bambusa nutaus、B. bambos、Ggigantochloa ater 和高舌巨草竹表现特别好,很值得大面积推广。
在坦桑尼亚,竹子主要被破成竹片用作牲畜的围栏、住房的篱笆及菜园的支撑杆。随着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农村中大量地以竹代木用来盖房。在农村有的房子几乎都用竹片作墙。有的把竹竿破成两半盖屋顶。当地农民种植最多的龙头竹大都用来盖房,不仅用于作墙,还用来作柱子和屋顶的骨架。在这些地区,竹子已经成为群众生活的重要物资。另外,还有用竹笋汁直接作酒的传统技术。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