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模式困扰浙江地板发展
0收藏0评论
2003-05-22 06:00:00
阅读量:1572分享量:0
记者在浙江省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获悉,尽管浙江的木材资源并不丰富,但却分布着大约350家地板生产企业,生产总量达6000万平方米,浙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板大省。据了解,仅享有“地板之都”美誉的湖州南浔就有大约300家地板企业,生产总量4000万平方米。从1999年开始,经营胶合板、贴面板的个体企业,面临看利润空间的日趋下降,开始转型生产实木地板,于是家庭生产模式,“前店后厂”成了浙江民营地板企业的普遍生产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家庭生产企业引进了国产土设备,边料木材,甚至没有干燥设备、生产的素板质量差,但是由于价格低廉,又凭着经营的灵活,完成了资金原始积累。随着市场的日益规范和逐渐成熟,南浔地板企业开始意识到产品质量和品牌的重要性。
但是,最边记者在杭州地板市场走访了解到,真正让杭州市民认可的南浔地板品牌并不多见,只能在浙江其它县级市销售。这说明南浔地板要在杭州地板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放在第一位。
同时,在浙江杭州、绍兴、宁波的地板企业,也普遍存在南浔模式——企业普遍规模小,但是五脏俱全,品牌意识不高、难以整合浙江地板的整体优势。
整体来看,浙江地板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市场不规范,执行标准不统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使地板企业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 大多数企业工业技术落后,不能根据木材性质来选择不同的加工工艺,使产品质量不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以致于地板投诉率居高不下。
3. 经营都素质普遍不高,人才匮乏,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