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何时拥有“身份证”
0收藏0评论
2003-06-03 06:00:00
阅读量:5751分享量:0
本市一私企业主花20多万元买了一套“紫檀”家具,一内行朋友观赏后顿生疑惑:紫檀系名贵红木,素有“十檀九空”之称,何来如此大料能做成套家具?后经检验得知,这套家具的用料系“卢氏黑黄檀”,一种来自非洲、酷似紫檀的黑酸枝木。它虽然也属较好的红木,但与紫檀相比,无论材质和价格,都相去甚远。
目前,市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消费者的咨询,全年接受委托鉴定红木的有几百件。去年,市消费者协会接到红木家具消费投诉也有十多起,有些纠纷直接引发诉讼。本市一古典家具爱好者,花2万元买了两件老红木家具,后经专家验证,竟是用非红木的“菠萝格”木制成,价格在2000元左右。其一怒之下,向法院提交了诉状。
红木买卖欺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较次的红木冒充较好材质的红木,如用花梨木充作酸枝木,用非洲鸡翅木充缅甸鸡翅木等;另一种是用非红木冒充红木,如用亚花梨充作花梨木,用铁木豆木充酸枝木等。
近年来,由于红木制品用材树种名称混乱,扰乱了市场秩序,国家于2000年8月制定实施了“红木国家标准”。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国雄是参与起草“标准”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国家标准”将红木范围确定为5属,共8类商品木材,但由于专业性强,即便是检验报告,一般消费者也很难看懂。比如,紫檀系紫檀属、紫檀木类中的“檀香紫檀”,产于印度,是红木中的极品。而“印度紫檀”也产于印度等地,却是花梨木类红木,两者材质、价格均不在一个层次上。也基于此,有些商家趁机捣鬼,有的发票名称与出货单名称不一致,有的用红木8大类名称来代替33种红木树种名称,等等。
时下,有能力购买红木家具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些市民建议,红木家具材质辨析十分专业,消费者要成为“行家里手”很不现实,能否像珠宝翡翠一样,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红木商品出具鉴定证书,给红木家具制作“身份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呢?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