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原因造成今年黑龙江大旱
0收藏0评论
2003-06-03 06:00:00
阅读量:1364分享量:0
东北网哈尔滨5月30日电 入春以来,黑龙江省少雨、高温、多风所造成的旱象,其范围之广,程度之重近 30年少见,干旱形势十分严峻。29日,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降水过程,但据省气象台有关人士介绍,由于降雨量太小,黑龙江省抗旱形势依旧严峻。
据悉,造成我省旱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降水少。从3月1日到5月2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7.5毫米,是 1971年以来最少的一年,比历年同期少 5成,大部分市县在近81天里没有有效降水。
二是气温高,大风天气增多。春播以来,气温居高不下,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3度。大风天数也明显偏多,3、4月份,有23个县(市)出现超8级大风天气 4-7天。
三是江河水位低枯。据水文部门5月26日对全省12条主要江河实测水位,嫩江、松花江干流低于历史同期水位0.99~3.28米,比去年同期水位低 0.52~1.07米。松花江哈尔滨站水位 110.28米,比历史最低水位还低0.68米,相应流量仅为228立方米/秒,创历史最低值。目前全省40%以上的中小河流出现断流。
四是土壤墒情差。松嫩平原大部及孙吴等9个县(市)5月8日测定的O~ lO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下。
五是地下水位降深大。地下水平均下降1~3米,已导致全省4.07万眼机电井和补水井出水不足。
截止到5月29日统计,全省有61个市、县(区)、756个乡镇、14425个村屯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干旱面积62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早情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西部的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和哈尔滨市。目前,因旱有36个县(市)城乡生活用水供水不足,缺水人口达 200万人。为此,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将陆续采取综合抗旱措施,增强抗旱能力。据统计全省到目前已投入抗旱资金4.9亿元。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