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大兴安岭面临无林困境 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2003-09-02 06:00:00 阅读 1793次 分享 0次
-我国最大国有林区面临无林可采困境   -50余万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身份尴尬源自体制之痛   南麓森林边缘退缩数百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最大的贮木场里,上个冬天伐下的木头还有相当一部分没卖出去。据说,近20年来,落叶松的市场价格居然没一点“长进”,始终维持在400元/立方米左右。“一边是大兴安岭特有的落叶松根本卖不上价,一边是山上能砍的木头已经不多了。可近年来,为了完成国家指令性的采伐任务,哪个采伐小工队每个冬天都要转战好几个作业点。而从前,一个作业点,一个小工队干几个冬天不成问题。”望着眼前躺着的一堆堆并不很粗壮的落叶松,图强林业局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耿久祥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特别想知道,国家能不能别再给大兴安岭林区下达砍伐指标了?他说,这是大兴安岭地区10个林业局一致的想法。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印证了他的说法———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年,为了完成木材生产任务,商品林区中70%的森林进行了多达3次的“回头伐”,甚至出现了在主伐场内采伐中幼龄林木的现象。而根据采伐规程,“回头伐”的间隔期为20年。   戴万春在大兴安岭工作了30多年。这位学国民经济管理出身的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巡视员忧心忡忡地表示,按目前国家下达的采伐指标,16年后,我国惟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将无木可采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据悉,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大兴安岭地区的年指令性采伐指标已经从1997年的350万立方米减少至2003年的214万立方米。但即使按照现在的木材年产量计算,大兴安岭的成过熟林资源加上近熟林资源也只能维持16年的生产。这意味着,大兴安岭地区还要等36年方能再有森林资源可采。   在鄂伦春语中,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所在地加格达奇的意思是生长樟子松的地方。可现在,加格达奇周围已经找不到一株天然的樟子松。   戴万春介绍,历史上,大兴安岭林区的南缘应该在嫩江一带。近百年来,南部林缘已经向北退缩了140公里,甚至在东南部出现无植被庇护的三角形干旱、半干旱地带。他认为,大兴安岭林区的天然林资源开发至今已发生了恶性质变,1987年的森林大火对骤减的森林资源无异于雪上加霜。森林退化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王忠林专员称,开发40年,大兴安岭地区已经为国家提供1.1亿立方米的木材,占全国林业提供木材总量的2%。其间,曾经平均年产量占全国国有林区年提供商品材的10%。现在,大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面临枯竭,渴望休养生息。   他建议,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森林环境的恢复至少要120至140年时间,国家能否考虑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停止对商品林区指令性的主伐作业。   除了生态方面的因素外,有专家还给出了停止商品林区指令性主伐的另一依据。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树种是落叶松,其木材具有坚硬、耐朽、抗压力强等优势,但有油脂多、干燥易开裂、扭曲变形等缺点。过去主要用做枕木、电线杆、桥梁、矿木等,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面世,落叶松木材使用领域越来越小,现在基本或全部退出了上述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近20年来,木材生产成本已经翻番,但落叶松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的原因之一。专家呼吁,既然落叶松的市场不景气,何不放弃它眼前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它的生态效益?   50余万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大兴安岭地区,土地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4万,一直靠木头吃饭。可采林木资源的减少和“天保工程”限伐战略的实施,已经对当地独木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当地官员称,上个世纪90年代,大兴安岭地区就已经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投资近430亿元,用于森林管护事业费、职工一次性安置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基本养老保险费补助等,林区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专家认为,这属于国家“输血扶持型”的单项流动,远没有形成“造血发展型”的良性循环。天保工程政策的资金支持只有10年,10年之内,没有新的替代产业,林区可能重新陷入危机。   如果国家真的不再下达指令性砍伐指标,放下斧头锯的大兴安岭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巡视员戴万春认为,改变大兴安岭林区的定位,从用材林基地到生态保护区,不等于林区失去了经济功能。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利用当地无污染的环境和丰富的野生浆果、野菜、菌类,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利用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发展皮毛类特色养殖。如果这些不以消耗森林资源为条件的多种经营在林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能从现在的20%增长到80%,那么突围“独木经济”是有希望的。   38岁的史仍臣现在是图强林业局奋斗林场的护林工,而在实施天保工程之前,他是林场的营林工。当营林工时,他每月工资500多元,由林场发。当护林员后,他的工资每月400多元,钱来自天保工程的经费。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划定的林区内巡视,防止森林火灾。林场领导告诉他,他可以在巡视之余,利用护林站周围的资源种点什么或养点什么。   护林站周围有个水泡子,去年起,史仍臣和另一个护林员一起养了1000多只鹅。虽然刚刚起步,但每个月也能有几百元收入。史仍臣对通过养鹅增加自己的收入很有信心。他说,将来天保工程不给钱了,过日子也没问题。   图强林业局的负责人王天辉说,他们已经拿出几十万元借给林场职工,作为他们搞家庭自营经济的启动资金,史仍臣就是靠林业局借给他的3000元钱开始养鹅的。已经有31个管护站以家庭为单元,选择养山鸡、鹅等项目发展自营经济,收益已达27万元。   戴万春的另一个观点是,“大兴安岭林区不适宜再作为国家重要建设林基地”的提法,不等于当地的一立方米木头都不能动。即使整个林区全部划为生态林,每年为了提高森林质量,还必须人为地对森林进行公益性的抚育和改造。按现有林区面积算,每年抚育伐出的木材大约可能在15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搞木材的精深加工。   尽管林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专家认为,要真正走出“独木经济”,大兴安岭林区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大兴安岭面临无林困境 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0收藏0评论
2003-09-02 06:00:00  

阅读量:1793分享量:0

-我国最大国有林区面临无林可采困境   -50余万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身份尴尬源自体制之痛   南麓森林边缘退缩数百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最大的贮木场里,上个冬天伐下的木头还有相当一部分没卖出去。据说,近20年来,落叶松的市场价格居然没一点“长进”,始终维持在400元/立方米左右。“一边是大兴安岭特有的落叶松根本卖不上价,一边是山上能砍的木头已经不多了。可近年来,为了完成国家指令性的采伐任务,哪个采伐小工队每个冬天都要转战好几个作业点。而从前,一个作业点,一个小工队干几个冬天不成问题。”望着眼前躺着的一堆堆并不很粗壮的落叶松,图强林业局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耿久祥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特别想知道,国家能不能别再给大兴安岭林区下达砍伐指标了?他说,这是大兴安岭地区10个林业局一致的想法。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印证了他的说法———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年,为了完成木材生产任务,商品林区中70%的森林进行了多达3次的“回头伐”,甚至出现了在主伐场内采伐中幼龄林木的现象。而根据采伐规程,“回头伐”的间隔期为20年。   戴万春在大兴安岭工作了30多年。这位学国民经济管理出身的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巡视员忧心忡忡地表示,按目前国家下达的采伐指标,16年后,我国惟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大兴安岭林区将无木可采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据悉,1998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大兴安岭地区的年指令性采伐指标已经从1997年的350万立方米减少至2003年的214万立方米。但即使按照现在的木材年产量计算,大兴安岭的成过熟林资源加上近熟林资源也只能维持16年的生产。这意味着,大兴安岭地区还要等36年方能再有森林资源可采。   在鄂伦春语中,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所在地加格达奇的意思是生长樟子松的地方。可现在,加格达奇周围已经找不到一株天然的樟子松。   戴万春介绍,历史上,大兴安岭林区的南缘应该在嫩江一带。近百年来,南部林缘已经向北退缩了140公里,甚至在东南部出现无植被庇护的三角形干旱、半干旱地带。他认为,大兴安岭林区的天然林资源开发至今已发生了恶性质变,1987年的森林大火对骤减的森林资源无异于雪上加霜。森林退化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王忠林专员称,开发40年,大兴安岭地区已经为国家提供1.1亿立方米的木材,占全国林业提供木材总量的2%。其间,曾经平均年产量占全国国有林区年提供商品材的10%。现在,大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面临枯竭,渴望休养生息。   他建议,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森林环境的恢复至少要120至140年时间,国家能否考虑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停止对商品林区指令性的主伐作业。   除了生态方面的因素外,有专家还给出了停止商品林区指令性主伐的另一依据。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树种是落叶松,其木材具有坚硬、耐朽、抗压力强等优势,但有油脂多、干燥易开裂、扭曲变形等缺点。过去主要用做枕木、电线杆、桥梁、矿木等,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面世,落叶松木材使用领域越来越小,现在基本或全部退出了上述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近20年来,木材生产成本已经翻番,但落叶松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的原因之一。专家呼吁,既然落叶松的市场不景气,何不放弃它眼前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它的生态效益?   50余万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大兴安岭地区,土地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4万,一直靠木头吃饭。可采林木资源的减少和“天保工程”限伐战略的实施,已经对当地独木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当地官员称,上个世纪90年代,大兴安岭地区就已经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投资近430亿元,用于森林管护事业费、职工一次性安置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基本养老保险费补助等,林区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专家认为,这属于国家“输血扶持型”的单项流动,远没有形成“造血发展型”的良性循环。天保工程政策的资金支持只有10年,10年之内,没有新的替代产业,林区可能重新陷入危机。   如果国家真的不再下达指令性砍伐指标,放下斧头锯的大兴安岭人,如何突围“独木经济”?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巡视员戴万春认为,改变大兴安岭林区的定位,从用材林基地到生态保护区,不等于林区失去了经济功能。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利用当地无污染的环境和丰富的野生浆果、野菜、菌类,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利用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发展皮毛类特色养殖。如果这些不以消耗森林资源为条件的多种经营在林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能从现在的20%增长到80%,那么突围“独木经济”是有希望的。   38岁的史仍臣现在是图强林业局奋斗林场的护林工,而在实施天保工程之前,他是林场的营林工。当营林工时,他每月工资500多元,由林场发。当护林员后,他的工资每月400多元,钱来自天保工程的经费。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划定的林区内巡视,防止森林火灾。林场领导告诉他,他可以在巡视之余,利用护林站周围的资源种点什么或养点什么。   护林站周围有个水泡子,去年起,史仍臣和另一个护林员一起养了1000多只鹅。虽然刚刚起步,但每个月也能有几百元收入。史仍臣对通过养鹅增加自己的收入很有信心。他说,将来天保工程不给钱了,过日子也没问题。   图强林业局的负责人王天辉说,他们已经拿出几十万元借给林场职工,作为他们搞家庭自营经济的启动资金,史仍臣就是靠林业局借给他的3000元钱开始养鹅的。已经有31个管护站以家庭为单元,选择养山鸡、鹅等项目发展自营经济,收益已达27万元。   戴万春的另一个观点是,“大兴安岭林区不适宜再作为国家重要建设林基地”的提法,不等于当地的一立方米木头都不能动。即使整个林区全部划为生态林,每年为了提高森林质量,还必须人为地对森林进行公益性的抚育和改造。按现有林区面积算,每年抚育伐出的木材大约可能在15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搞木材的精深加工。   尽管林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专家认为,要真正走出“独木经济”,大兴安岭林区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