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资讯详情
强化木地板行业联手意欲何为
2003-10-16 06:00:00 阅读 1547次 分享 0次
2003年8月29日,幽静的富豪环球东亚宾馆,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备受关注的强化木地板行业15强联盟会议如期举行。   据有关人士介绍,除了欧典地板没有参加会议之外,排名强化木地板行业前十几位的地板商都如约而至。   据了解,这次会议的重要议程,就是15家强化木地板企业共同签订《上海公约》,结成“全国强化木地板企业联盟”,其目的是为了联合对付“五劣板”。 “五劣板”逼成联盟   “在中国的强化木地板行业,‘五劣板’已经占到总市场30%至40%的份额。”北京宏耐嘉业建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志明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在“五劣板”横行的东北、江浙、华南一带,正规的强化木地板几乎没有市场。   据了解,强化木地板是现代材料研究和高科技生产工艺结合的产物,由于它具有防腐蚀、耐磨、铺装方便快捷,清洁方便,保养简单等特性,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所以强化木地板自1994年进入国内起,在不到10年的发展时间内,就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巨大市场。专家预计:强化木地板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种被业内称之为“五劣板”的强化木地板很快出现在市场上。据介绍,“五劣板”实际上是五种不合格产品的统称,即怪味板(甲醛严重超标)、短命板(短时间内变形、失光、褪色、不耐磨)、脆芯板(采用价廉质低生产材料)、李鬼板(冒名、抄袭、仿制名牌产品)、作坊板(小木材加工厂生产的不达标板材)。   “辨认这种板子相当不容易,在实验室需要15天的实践检验,而消费者也需要使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杨介绍说,“五劣板”每平方米的成本只有二十几元。   国家人造板检测中心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副秘书长吕斌也认为,“五劣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一般都是安装后几个月才会出毛病,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常常已经找不到经销商了。这些都给了“五劣板”以生存的空间。再加之与正规厂商每平方米30元至40元的成本差距,“五劣板”在销售上比“正规军”更加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五劣板”在市场上“热卖”的直接后果,就是正规厂商的达标强化木地板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轧和威胁,“在本能的要求下,他们不得不联盟。”专家这样表示。 有没有共赢模式   “虽然《上海公约》中的大部分内容还没有走出‘行业自律’的老套,但是它暗示着一种着眼于‘把饼做大’的新营销模式,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很有可能成为改变整个建材装饰市场行业现状的一个突破。”专家这样评价《上海公约》。   他说,实际上“五劣板”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强化木地板行业,很多领域几乎每一种产品都存在着“李逵”难敌“李鬼”的怪现象,“企业强化木地板行业这次企业联盟举动,是对付这种行业顽疾的一次积极尝试。”   那位专家指出,尽管建材、装饰市场是一个新兴行业,但同样存在着主管部门职责不清、制度法规不健全等等问题。以强化木地板行业为例,它的生产和管理就分属于建材、轻工、林业、建筑等多个部门和行业。随着市场的急剧扩大,大批生产与销售队伍进入带来的“闸门效应”一下子使得该行业的管理和发展陷入了混乱。   事实上,近些年来在国内各行业“一火就乱,一乱就倒”的现象,从VCD、DVD、彩电、冰箱到手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国内各企业一团混战的结局屡屡是谁也没能笑到最后,在“行业短命”成为规律之后,显现的是商业道德伦理的短路。换句话说,维护“游戏规则”的真正力量应该是“按规矩出牌”的商业风气而不应是强大的政府之手。   专家指出,治理市场的混乱除了有关方面制定游戏规则外,更需要市场自身来消化。只有企业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行业健康发展才是企业真正的长久利益,而不应只短视于企业制度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博弈,“15家企业联盟并签署《上海公约》,显现出的是行业自身谋求良性发展的一种觉醒与决心。” 联盟是自保行为   实际上,一些消费者对强化木地板行业在上海举行的高峰会议并不看好。某装修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海公约》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行业的集体作秀罢了。消费者希望和要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对此,北京宏耐嘉业建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志明坦言:“上海高峰会议确实是一种呼吁,期望引起消费者对强化木地板质量的关注,在购买强化木地板的时候能够慎重选择。”杨认为,“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对‘五劣板’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因为‘五劣板’危害的不仅是行业声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杨志明还介绍说,在联盟推出的新措施中,重点将落在消费者的知识普及和提高对“五劣板”的鉴别能力方面,“降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顶多是象征性而已。几年前,强化木地板每平方米还在200元以上,而现在只有80多元,很多厂商已经是亏着本在卖了。”与此相关的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500余家强化木地板商的亏损率达到60%至70%。   尽管如此,杨志明仍告诉记者说,“正规厂家强化木地板的降价空间,不会超过10%。”他认为,如果这10%的利润空间被打掉,那么在市场上将可能买不到强化木地板——都关门倒闭了。   其实,联盟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意义在里面。据了解,欧洲最大的家装建材店英国百安居(B&Q)将于10月中旬来北京开店,新店因为规模较大而成为百安居全球旗舰店。   专家分析,中国的建材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15家企业结盟也可能是一种自保行为。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更多市场动态

强化木地板行业联手意欲何为
0收藏0评论
2003-10-16 06:00:00  

阅读量:1547分享量:0

2003年8月29日,幽静的富豪环球东亚宾馆,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备受关注的强化木地板行业15强联盟会议如期举行。   据有关人士介绍,除了欧典地板没有参加会议之外,排名强化木地板行业前十几位的地板商都如约而至。   据了解,这次会议的重要议程,就是15家强化木地板企业共同签订《上海公约》,结成“全国强化木地板企业联盟”,其目的是为了联合对付“五劣板”。 “五劣板”逼成联盟   “在中国的强化木地板行业,‘五劣板’已经占到总市场30%至40%的份额。”北京宏耐嘉业建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志明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在“五劣板”横行的东北、江浙、华南一带,正规的强化木地板几乎没有市场。   据了解,强化木地板是现代材料研究和高科技生产工艺结合的产物,由于它具有防腐蚀、耐磨、铺装方便快捷,清洁方便,保养简单等特性,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所以强化木地板自1994年进入国内起,在不到10年的发展时间内,就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巨大市场。专家预计:强化木地板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种被业内称之为“五劣板”的强化木地板很快出现在市场上。据介绍,“五劣板”实际上是五种不合格产品的统称,即怪味板(甲醛严重超标)、短命板(短时间内变形、失光、褪色、不耐磨)、脆芯板(采用价廉质低生产材料)、李鬼板(冒名、抄袭、仿制名牌产品)、作坊板(小木材加工厂生产的不达标板材)。   “辨认这种板子相当不容易,在实验室需要15天的实践检验,而消费者也需要使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杨介绍说,“五劣板”每平方米的成本只有二十几元。   国家人造板检测中心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委员会副秘书长吕斌也认为,“五劣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一般都是安装后几个月才会出毛病,消费者发现问题时常常已经找不到经销商了。这些都给了“五劣板”以生存的空间。再加之与正规厂商每平方米30元至40元的成本差距,“五劣板”在销售上比“正规军”更加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五劣板”在市场上“热卖”的直接后果,就是正规厂商的达标强化木地板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轧和威胁,“在本能的要求下,他们不得不联盟。”专家这样表示。 有没有共赢模式   “虽然《上海公约》中的大部分内容还没有走出‘行业自律’的老套,但是它暗示着一种着眼于‘把饼做大’的新营销模式,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很有可能成为改变整个建材装饰市场行业现状的一个突破。”专家这样评价《上海公约》。   他说,实际上“五劣板”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强化木地板行业,很多领域几乎每一种产品都存在着“李逵”难敌“李鬼”的怪现象,“企业强化木地板行业这次企业联盟举动,是对付这种行业顽疾的一次积极尝试。”   那位专家指出,尽管建材、装饰市场是一个新兴行业,但同样存在着主管部门职责不清、制度法规不健全等等问题。以强化木地板行业为例,它的生产和管理就分属于建材、轻工、林业、建筑等多个部门和行业。随着市场的急剧扩大,大批生产与销售队伍进入带来的“闸门效应”一下子使得该行业的管理和发展陷入了混乱。   事实上,近些年来在国内各行业“一火就乱,一乱就倒”的现象,从VCD、DVD、彩电、冰箱到手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国内各企业一团混战的结局屡屡是谁也没能笑到最后,在“行业短命”成为规律之后,显现的是商业道德伦理的短路。换句话说,维护“游戏规则”的真正力量应该是“按规矩出牌”的商业风气而不应是强大的政府之手。   专家指出,治理市场的混乱除了有关方面制定游戏规则外,更需要市场自身来消化。只有企业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行业健康发展才是企业真正的长久利益,而不应只短视于企业制度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博弈,“15家企业联盟并签署《上海公约》,显现出的是行业自身谋求良性发展的一种觉醒与决心。” 联盟是自保行为   实际上,一些消费者对强化木地板行业在上海举行的高峰会议并不看好。某装修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海公约》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不过是行业的集体作秀罢了。消费者希望和要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对此,北京宏耐嘉业建材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志明坦言:“上海高峰会议确实是一种呼吁,期望引起消费者对强化木地板质量的关注,在购买强化木地板的时候能够慎重选择。”杨认为,“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对‘五劣板’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因为‘五劣板’危害的不仅是行业声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杨志明还介绍说,在联盟推出的新措施中,重点将落在消费者的知识普及和提高对“五劣板”的鉴别能力方面,“降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顶多是象征性而已。几年前,强化木地板每平方米还在200元以上,而现在只有80多元,很多厂商已经是亏着本在卖了。”与此相关的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500余家强化木地板商的亏损率达到60%至70%。   尽管如此,杨志明仍告诉记者说,“正规厂家强化木地板的降价空间,不会超过10%。”他认为,如果这10%的利润空间被打掉,那么在市场上将可能买不到强化木地板——都关门倒闭了。   其实,联盟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意义在里面。据了解,欧洲最大的家装建材店英国百安居(B&Q)将于10月中旬来北京开店,新店因为规模较大而成为百安居全球旗舰店。   专家分析,中国的建材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15家企业结盟也可能是一种自保行为。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