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5年建设30万亩人工竹林
0收藏0评论
2003-10-17 06:00:00
阅读量:1665分享量:0
打造绿色经济新产业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大理白族自治州将用5年时间在全州范围内建设30万亩人工竹林,把竹产业建成大理州的绿色经济新产业。
竹子具有文化品位高、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效益好等特点,栽培竹子不仅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大理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大理州竹基地建设实施意见》的安排部署,大理州将于今年内完成4万亩人工竹林建设任务,其余26万亩人工竹林将在2004至2007年期间建成。30万亩人工竹林分布于大理州2100米海拔以下的山脚、沟箐和阴坡、半阴坡地段以及320(楚大、大保段)、214线公路两侧、大理机场周围以及河流、水库、湖泊、村庄周围、居(村)民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景点景区。其中,今年种植的4万亩人工竹林主要分布在祥云县的楚大路段,永平县的县城至大保路段、银江河两侧,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落底河、南涧河沿岸,大理市的大理机场及洱海周围等地。竹种选择以大理州种源丰富、有一定育苗和种植经验的传统优良乡土竹种为主,主要品种为毛竹、慈竹、龙竹、麻竹等。
据悉,大理州在种苗、技术、土地承包、采伐指标以及产品销售、税收等方面将给予优惠政策,坚持“谁种、谁管、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对外招商引资,积极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竹笋、竹食品、竹编工艺、竹文化旅游、竹园艺观赏、高山箭竹加工、竹材造纸、竹质人造板系列开发等相关产业。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